防近视从选择桌椅开始
现在学校里基本上都是专业的可以调整高度的桌椅。然而放学回家后,不少孩子则会在餐桌或是家中的写字台上写作业。部分家长可能不知道,孩子的视力跟读书写字的桌椅高度以及读写距离有很大关系。从预防近视的角度来讲,选择合适桌椅的关键有两点:第一,孩子坐着舒服,如果坐的不舒服的话,除了近视,还可能会导致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脊柱侧弯。第二个原则,保证孩子的阅读距离在30公分以上。市面上有一些桌椅是可以调节高度的,因为孩子的身高是每年都在长高,所以如果能够买可调节的座椅,保证孩子的阅读书写距离,对预防近视是有好处的。家长也要注意,桌椅选高不选低,桌椅太低,孩子腿伸不直就会很累;如果是高书桌配高椅子,则不要让孩子两脚悬空,因为双脚没有支点,上身很容易往前趴,不利于预防近视。最好选择可调节高度的桌椅,这样可以随着孩子生长发育随时调节桌椅高度。户外活动时间要充足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证据表明,平均每天2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而户外活动能获得很好的近视预防效果的原因就在于户外的光照度非常大,是室内光照度的几百倍。所以预防近视的关键在于足够的光照度,而非使用什么样的照明工具。最新的研究认为,间歇暴露在户外的近视预防效果优于连续2小时户外暴露的。所以,孩子可以增加户外活动的频率,如增加课外活动,课间休息的10分钟多到操场上活动,上学和放学可以的话尽量步行,增加户外运动次数等方式。这里说的不是“户外运动”而是“活动“,即只要呆在户外,而不一定需要运动。如受疫情影响,无法带孩子出门游玩,但只要是在户外活动,比如散步、玩耍、骑车、跑步、跳绳等都可以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若无法出门,就让孩子在阳台或有阳光的窗户下活动或闭眼补充自然光5-10分钟。当然最好能在阳光下活动,夜间活动对预防近视没有效果。户外活动是非常有效、完全免费的近视预防方法,防患于未然,在未发生近视前,如学龄前儿童,家长应给予他们更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长
很多家长认为预防近视就是要少接触电子产品,只要少看或不看电视、电脑、手机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减少儿童的近距离用眼时长除了减少与电子屏幕的接触,还包括减少长时间连续性地看书写字、练习画画、弹钢琴等。现代社会人们对近距离用眼的需求大幅增加,很多孩子看近的时间比看远的时间增加了很多,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被身体认为“看近是主要的用眼状态”,眼球在发育的过程中就容易变成更适于看近的近视眼。家长应该注意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张弛有度,避免连续近距离作业。家长们可以记住以下三点用眼法则,平常在家多监督孩子:1、持续用眼危害大,预防近视的关键是多休息,每次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应眺望20英尺(6m)以外20秒,否则滴再多抗疲劳眼药水也没用。2、看电视的距离保持3.5米以上,每看45分钟,休息5-10分钟。3、读书写字时要有充足的光线:既要有背景光线,又要有照明光线;读书写字连续用眼超过20分钟,就看看窗外风景,休息5~10分钟。读写姿势很重要
握笔和读写姿势不正确的的孩子比正确的更容易得近视眼。姿势不正确,孩子正处于发育过程中,会引起骨骼发育不良,如斜眼看东西,左右肩一边高一边低、弯腰、驼背等全身性问题。孩子们在学生时代,写字量是很大的,占用的时间也很久,一个小小的握笔姿势,对于以后眼睛发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且由于不正确的握笔姿势和读写姿势,头部会倾斜,长久的歪头视物就会让左右眼用力不均,以后也更容易发生屈光参差(左右眼的度数相差,即一只眼睛度数低,一只眼睛的度数高。)问题;左右眼度数相差很大时,还可能会引起废用性眼,那对孩子以后的立体视觉会有极大的影响。导致近视并不是全赖学习或是电子产品,关键是孩子的姿势是否端正,东倒西歪用眼习惯是不可取的。家长要注意纠正孩子日常读写的姿势,做到3个“一”:眼离书本一尺(≥33厘米),胸离桌边一拳(6-8厘米),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不要躺着或侧卧着看书、看手机。采光与照明不可或缺
除了在校学习之外,家庭就是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采光和照明状况对儿童青少年的用眼情况至关重要。1、书桌尽量摆放在窗户旁,白天看书写字时自然光线应该从写字手的对侧射入。2、晚上看书写字时,要同时使用书桌台灯和房间顶灯,并正确放置台灯。如右手写字的小朋友,台灯光线应从左前方射来;左手写字的小朋友,台灯光线应从右前方射来。3、色温不可调且色温高于K的LED读写作业台灯不宜在夜晚使用;家庭照明不宜使用裸灯,即不能直接使用灯管或灯泡,而应使用有灯罩保护的灯管或灯泡,保护孩子眼睛不受眩光影响。4、避免书桌上放置玻璃板或其他容易产生眩光的物品。营养均衡吃出好视力
研究表明,有偏食习惯、营养不均衡、常吃甜食的孩子容易近视,日常生活中应低脂肪饮食,肥胖超重会增加近视发生风险。一般对添加糖的摄入要求:4-6岁的儿童每日添加糖最大摄入量为19克,7-10的儿童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为24克,11岁及其以上的儿童青少年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为30克~40克,如果超过了这个量,又是长期大剂量的摄入,糖分会在体内产生累积效应,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视力。此外,一些乳制品、饮料的含糖量都很高,也应少吃。家长需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日摄入适量的六大类必须基本食物:谷物类5~6份,蔬菜类4~5份,水果类3~4份,畜禽肉蛋水产类2~3份,大豆坚果奶类2~3份,油盐适量(吃食不要太重油重盐,保证基础的咸淡。)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家长其实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发现孩子近视的“苗头”,普遍的做法是,发现孩子出现眯眼视物、看电视凑很近、经常揉眼睛等行为时,就怀疑孩子近视了,然而检查后,大部分孩子已经发生近视了,有的可能还发展为了高度近视。所以,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近视预警的最好方法。屈光发育档案并不是普通的视力检查,它是包含了身高,角膜曲率,眼轴,眼压,散瞳验光等等一系列的综合视光检查。近视是一点一点长出来的,因此,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眼睛进行监测,眼轴等影响视力发展的参数出现异常便可作为近视的预警预报,再通过系统全面的干预治疗方法,便可以提前规避近视的形成或延缓近视发展的进程,这对于孩子的近视防控有着重要意义。3岁开始,孩子的认知能力开始完善,双视眼已经形成,眼睛各功能也开始完善,我们就需要在视力和屈光检查基础上,同时检查孩子的视功能,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眼位、调节、集合功能,融合能力和立体视等等。当这些指标出现异常,向近视化发展的时候,就是向家长发出了预警,以引起家长重视采取措施,做到最有效的近视预防。建议3岁起就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3个月或半年进行一次综合眼视光检查。检查孩子的视功能是否发育正常的同时,也能排查儿童的斜弱视问题。目前,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工作已经迫在眉睫,预防是近视防控的重中之重,对于家长来说,预防孩子近视先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同时监督和管理好孩子的用眼行为和环境,只有在近视的“源头”防患于未然,才能最大程度的预防近视的发生。
专业、专研、专注。
我们一直在奔跑,从未止步。
德州市明铖视光近视弱视防治研究所,专业从事青少年近视弱视防治工作22年,如果您对近视、弱视及斜视远视散光方面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