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总是以为
眼健康问题不重要
反正可以通过戴镜矫正
这其实是非常愚昧的想法
视觉作为人类接触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
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视觉出现问题
那么孩子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不采取措施
那么长此以往
孩子会自卑甚至自闭
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我国
学龄前以及学龄儿童中
弱视的发病率约为3%
别看数字小
但我国有3亿多的儿童
发病的概率是不容小觑的
什么是弱视?
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龄为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
弱视的临床表现
①视力和屈光异常
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患者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而感到视力下降。如果弱视眼无器质性改变,而其视力在0.01以上,0.2以下者,多伴有固视异常。
②分读困难
或称拥挤现象。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即对视力表上的单开字体(如E字)分辨力比对成行的字要强。
③弱视只发生在幼儿
双眼弱视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弱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④固视异常
弱视较深者由于黄斑固视能力差,而常以黄斑旁的网膜代替黄斑作固视。
弱视带来四大危害
导致斜视
从患儿的外观表现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斜视的问题,单眼的弱视患儿,较容易导致斜视出现。因为视觉细胞跟神经在长时间不受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导致衰退,随着视力的下降,弱视眼也会逐渐形成斜视。
视力下降
弱视不经过治疗,即使通过佩戴眼镜也无法让视力保持在正常范围,这也是一直强调一定要注重弱视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而弱视的问题,患儿可能会出现永久的视力低下,对于以后的职业选择也会有所影响。
影响学习
弱视的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较差,无法看清学习的内容,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不仅影响学习,也给孩子带来压力,影响自信心。
性格变化
弱视患儿的视觉发育是有缺失的,因为不清晰的影像接收,影响到了大脑对于信息的判断。从而导致孩子与其它小朋友的感受不同,而且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评价、指点,导致自卑、性格孤僻的情况出现。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变化会影响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重视。
视明·提醒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