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列一
今年5岁的孩子睿睿(化名)在幼儿园查体中发现视力达不到同龄儿童的正常值,到医院进行散瞳验光后发现已经出现了双眼75度的近视。案例二
同样在体检中发现视力出现下降的5岁孩子俊俊(化名),门诊散瞳验光也发现出现了双眼度的近视度数。虽然近几年近视低龄化现象严重,但是5岁的孩子开始近视的还在少数,原本5岁的孩子正常情况下应该处于具有远视储备的阶段,过早引起远视储备不足及发生近视,意味着18岁成年之前有13年的近视增长期,这无法想象会涨成什么样子,确实应当引起家长反思。孩子的远视储备还够吗?
带孩子去眼科验光,医生验光后说:孩子的远视储备不足,接下来很容易近视。那么,“远视储备”是什么?对预防近视到底有什么作用?很多家长可能不了解。“远视储备”的多少就是决定孩子是否得近视眼的重要指标。儿童发展为近视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生理性远视、正视、近视。01
新生儿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视力较弱,其眼轴较短,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02
3-4岁
一般,3至4岁的孩子都有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03
7-8岁
随着生长发育,视力逐渐趋于正常,小孩长到7-8岁的时候,生理性的远视就基本消失了,这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远视储备就是孩子对应年龄的屈光状态,大致情况如下表:有些孩子远视储备下降,远低于正常年龄该有的远视储备,这时就是眼睛给我们发来的一个信号,眼睛正在往近视方向发展。一般情况下,家长往往等到孩子说看不清了,医院检查,然而此时一般都已经形成真性近视了。所以,家长要主动学习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意识,医院眼科进行眼健康检查,每季度一次,这样才能及时了解眼睛远视储备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干预。小贴士
保护孩子远视储备,近视防控小贴士
1
重视儿童近视防控
近视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现近视度数是无法减轻的,只能尽量减少近视增长。若发展成高度近视,会增加青光眼、白内障、继发性斜视、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成年后近视手术只能消除近视度数,并不能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一旦发现近视,必须尽早采取防控措施。
2
白天户外活动充足
每天保证2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每周户外活动时间不低于12小时,对于预防近视和防止近视加重有重要意义。阳光和运动可以使身体分泌控制近视进展的多巴胺。可利用早晚上学、放学时间、课间活动、体育课等来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3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最有效的近视预警方法。孩子从3岁开始,就要到专业的眼视光机构进行视光检查,建立档案。通过档案的建立,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儿童的“近视苗头”,并详细了解近视的构成和发生的原因,为近视干预措施提供更多的依据,提前做好早期的科学干预。
4
限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电子产品的屏幕,会造成近视增加。6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必需使用时,眼睛与屏幕应保持一定距离,屏幕亮度适中。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5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读书写字要使用适合自己坐高的桌椅,应有良好的照明,并保持“三个一”的正确姿势,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
6
减少近距离用眼
读书、写字、弹琴等近距离用眼是近视进展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减少近距离用眼的总时间。不可避免的近距离用眼应注意间隔时间,坚持20-20-20原则:每20分钟应看20公尺以外(约6米)20秒钟。
7
睡眠充足和营养均衡
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视力健康的基础。平时应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应减少糖果、饼干、蛋糕、饮料等甜食的摄入量,多吃富含叶黄素的新鲜蔬菜水果。
8
科学方法近视矫正
确诊为近视,应及时进行矫正,不然视力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近视程度、眼轴、曲率、视功能等参数建议您选择适合的矫正方式。科学配戴角膜塑形镜或安全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可以有效控制近视进展,若眼部条件不合适进行这两种方案,也要及时配戴框架眼镜。
9
避免过度治疗
目前尚无公认的可以防控近视的训练仪、按摩仪、护眼灯、防蓝光眼镜。很多方法可以辅助缓解孩子眼部疲劳、保护眼睛,但不能过度依赖及夸大其功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