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电子产品无处不在。我国青少年儿童弱视、假性近视、远视、散光患者逐年增加。每年因高度近视导致眼睛致盲者不计其数。孩子们拥有健康明亮的眼睛,是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共同愿望。希望通过这封信,对预防和减少幼儿眼部疾病的发生和预防近视起到积极的作用。
01
视力问题导致的危害
(一)近视
近视形成加深原因主要有三点:1.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读书写字时坐姿不正,距离太近,长时间玩手机,电视,看电视)导致眼睛睫状肌疲劳,痉挛,压迫眼轴拉长。眼轴每拉长1毫米,近视增加度。2.大量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眼睛睫状肌疲劳加重。3.已经近视的患者佩戴普通眼镜。普通眼镜只有一个度数,佩戴普通眼镜会造成视网膜周边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为了看清楚周边物像,迫使眼轴拉长,导致近视度数增长。
(二)远视
临床表现为看近看远都模糊(看远清晰,看近迷糊是老花)。远视患者多为小孩,其原因是小孩眼轴发育迟缓,如不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发展成为弱视。
弱视治疗年龄为12周岁以下(6岁以下为最佳治疗期)需要警惕的是弱视患者12周岁以后无法治疗(眼轴发育已经完成)即使戴眼镜也无法看清事物(矫正视力永远达不到1.0)且弱视患者成年以后基本都是高度近视。
(三)假性近视
临床表现为裸眼视力0.6~0.8,眼疲劳严重。最佳治愈期为发现后三个月内。(可通过眼部训练恢复)
(四)弱视
弱视不是近视,更不是眼睛有病变。弱视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后天营养不良(不爱吃甚至不吃蔬菜,水果,在幼儿时期大量接触电子产品)导致眼睛发育缓慢,视神经发育迟缓。临床表现为看不清远处食物,走路摔跤,眼位不正,不爱与人接触。
(五)散光
临床表现为看物体有重影,度以上称为高度散光。年龄较小的孩子有部分为生理性散光,可通过眼部训练等治愈或者减少一部分散光度数。
02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预防近视?
1.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比如看书不连续超过1个小时以上。
2.每天“目浴”阳光。
阳光使瞳孔缩小景深增加;更重要的是晒太阳后人体大脑就会分泌一种可抑制眼轴延长的化学物质,可以预防近视。
如果孩子每天能有2小时、每周坚持10小时的户外活动,近视发生比例就会明显下降,近视加重机会也会明显减少。
3.饮食均衡,睡眠充足。
龄前和学龄期孩子,身体处于发育阶段,眼睛也处在发育阶段,眼睛也需要充足营养供给。因此孩子们不要挑食偏食,少吃甜食和垃圾食品,少饮用含糖饮料。保证营养均衡。
吃紫色系的蔬果能护。蓝莓、紫皮葡萄、紫薯等紫色系的蔬菜水果营养丰富,而且因为富含花青素,对眼睛和视力健康也非常好。花青素不但是一种抗氧化剂,而且有增进眼部微血管循环的作用,有一定的维护视觉健康的作用,因此,家长平时要适当多给孩子吃些紫色的果蔬,吃点新鲜的蓝莓,用紫薯做粥或做饭等。胡箩卜、西红柿、柿子椒等黄色系果蔬中富含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能起到预防干眼病和夜盲症的作用。另外,鲜枣、猕猴桃等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对眼部健康也有一定好处。
另外要保证睡眠,睡觉可以让眼睛得到休息,足够的睡眠才能缓解视力疲劳。
4.养成科学用眼“三个一”“三不要”习惯。
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孩子坚持眼睛距离书本1尺,手距笔尖1寸,胸距桌缘1拳的读写习惯。
牢记看书“三不要”:
不要在阳光直射或暗弱光线下读书;
不要躺着趴着看书;
不要在行走的车厢看书。
儿童持续近距离注视时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之后应该休息10分钟。
5.坚持做眼保健操。
通过科学的评估、研究,认为眼保健操确实可以缓解视疲劳。眼保健操是预防近视的一种方法,要鼓励孩子正确做眼保健操,但并不是说做了眼保健操就百分之百不得近视。
6.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儿童操作各种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
孩子眼睛与各种电子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屏幕面对角线的5倍~7倍,屏幕面略低于眼高。
儿童还应避免过度蓝光暴露,比如LED灯、荧光灯等高频蓝光源。
7.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注意观察幼儿有无视力异常前兆
家长在家也要经常观察孩子是否有如下表现:看远模糊、看近清楚;看电视眯眼睛;经常揉眼、眨眼等,这些都是视力异常的前兆,家中如有条件,可以经常给孩子测一下视力(小班幼儿正常视力参考值:0.6;中大班幼儿正常视力参考值:0.8),如发现孩子视力下降需及时咨询专科医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生命旅程的指引,接下来幼儿园会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的懂得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美好光明未来而努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