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是我国首个“中华慈善日”,作为城市的一份子,慈善公益事业当然需要我们每个普通人的参与。
今年,盐城实施了几大类社会影响较大的慈善项目,助医类、助残类、助困类……你了解么?
小编摘选了几个事例,让您更直观地了解这些慈善救助项目。现在,一起来看看吧!想全面了解的亲们,详情 年9月,5岁的龙龙(化名)和奶奶求助中慈视力救助中心,当时孩子患有严重的弱视和斜视,基本看不到孩子的黑眼珠。龙龙的奶奶告诉记者,孩子的父母离婚了,他的父亲在一家私人单位上班,每月工资也就多元,家庭生活拮据,平时根本照顾不了孩子,日常起居都由爷爷奶奶照料。3岁时,家人发现孩子眼神不对,去医院看了一年多,也未见好转。
中慈视力救助中心当即决定,为孩子申请免费救助的绿色通道,马上安排康复训练,再补办相关救助手续。经过3个月的初期训练,孩子的视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又3个月过去了,孩子的视力取得了喜人的恢复,两眼都能看到0.8,后又医院的斜视专家,给孩子进行了斜视手术。现在,孩子的弱视已完全康复,斜视手术也非常成功。目前,裸眼和戴镜视力都能达到1.0以上。在3年多时间里,救助中心每年救助孩子元,3年救助资金近元。
救助对象:大市区贫困家庭中名弱视儿童、名轻度视力不良和近视新发初期的小学生。
救助标准:①救助贫困家庭弱视儿童名,每位享有专项救助基金元,主要用于儿童弱视的康复救助。②对轻度视力不良(裸眼视力0.6以上)和近视新发初期(近视度-0.75DS以下)的学生,提供自助视力训练名额名。
助医类:
◆儿童大病救助项目
受益者故事:
23岁的叶晓敏,未满18周岁时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年来巨额医药费将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当时她的母亲徐女士听闻市慈善总会对大病儿童有救助,提出申请。经过市慈善总会连续不断的儿童大病项目资金的救助,这个女孩的生命得以延续。“晓敏现在还在读大学。”徐女士说,这一笔笔的救助款可帮了她家的大忙。
救助对象:盐城户籍、18周岁以下、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患有重大疾病的孤儿(含弃婴、事实无人扶养儿童)、低保以及低保边缘家庭中的儿童。
救助标准:儿童大病慈善救助项目对患儿自项目实施之日起(年7月20日)至年满18周岁期间,治疗产生的符合医保政策规定的住院和门诊治疗费用自付部分,由省、市、县三级慈善救助资金按照孤儿%、低保家庭患儿80%、低保边缘家庭患儿50%给予资助,不设上限。其中,省级儿童大病慈善救助资金对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分别承担资助总金额的70%、50%、20%,余下部分由市、县(市、区)慈善救助资金承担。
助残类:
◆爱心助残项目
受益人故事:
王小小(化名)一出生就患有重度脑瘫,现在都14岁了,一点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亲人为她操碎了心。社区为她申请了低保。当听说重度残疾家庭还能得到慈善部门的救助,她家提出申请。虽说数额不大,但对于这样的贫困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审核通过后,小小家人领到了救助金。
救助对象:大市区部分重度残疾人及家庭,计划救助人(户)。
救助标准:0元/人(户)。
助困类
◆爱心超市项目
受益人故事:
成小虎每月都要到大庆路上的慈善爱心超市去一下。他每月可以领到20元的实物,有时候领大米,有时候领油。据悉,市慈善总会每年向“慈善爱心超市”拨付资金多万元,10多年来已注入爱心超市资金0多万元,确保受资助家庭能免费领到定额的大米、食用油等生活日用品。
救助对象:大市区低保、特困家庭。
救助标准:每户每月20元实物。
助学类
◆中小学生视力康复项目
受益人故事:
年9月,5岁的龙龙(化名)和奶奶求助中慈视力救助中心,当时孩子患有严重的弱视和斜视,基本看不到孩子的黑眼珠。龙龙的奶奶告诉记者,孩子的父母离婚了,他的父亲在一家私人单位上班,每月工资也就多元,家庭生活拮据,平时根本照顾不了孩子,日常起居都由爷爷奶奶照料。3岁时,家人发现孩子眼神不对,去医院看了一年多,也未见好转。
中慈视力救助中心当即决定,为孩子申请免费救助的绿色通道,马上安排康复训练,再补办相关救助手续。经过3个月的初期训练,孩子的视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又3个月过去了,孩子的视力取得了喜人的恢复,两眼都能看到0.8,后又医院的斜视专家,给孩子进行了斜视手术。现在,孩子的弱视已完全康复,斜视手术也非常成功。目前,裸眼和戴镜视力都能达到1.0以上。在3年多时间里,救助中心每年救助孩子元,3年救助资金近元。
救助对象:大市区贫困家庭中名弱视儿童、名轻度视力不良和近视新发初期的小学生。
救助标准:①救助贫困家庭弱视儿童名,每位享有专项救助基金元,主要用于儿童弱视的康复救助。②对轻度视力不良(裸眼视力0.6以上)和近视新发初期(近视度-0.75DS以下)的学生,提供自助视力训练名额名。
盐城晚报记者 张勇峰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