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
常见眼部问题与防治
1.儿童青少年近视
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不良用眼习惯的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近视危害不容忽视:
近视已成为中国的国病,影响人口质量,国家安全,迫切需要矫治和控制;
我国近视总人数近5亿;知识人群中近视人数占85-90%;青少年近视情况尤为严重,近视人数占50-60%;
近视会产生视力低下,视觉功能受损,及严重的并发症等状况,导致不可逆转的视力残疾,甚至失明;
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说明戴眼镜会增加近视度数,近视是不能自愈的,近视以上会进展为病理性屈光不正,会导致眼底病变,甚至致盲。
一旦发生近视就应该干预,防治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发生。近视无法治愈,“仅”能控制。常见方法如角膜塑形术、防控眼镜,低浓度阿托品等
2.远视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远视,但如果远视度数过高会影响视力,特别是左右眼度数一高一低,更容易导致弱视。与近视相比,远视常常不容易引起家长的注意。
尤其是孩子在进行阅读、画画、写字等近距离活动时,如出现头痛、呕吐等现象,很可能是远视的症状。
轻度的远视会随年龄增长消失,但严重的远视要及时配戴矫正眼镜(8岁以前是治疗的黄金时期)。
3.弱视
8岁前是视觉发育敏感期,如果没有足够的光线刺激视网膜,视觉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建议孩子3岁以后进行视功能检查,3岁左右的弱视治疗成功率非常高,戴眼镜、遮盖治疗和训练等方法都能治愈。
到7岁时弱视治疗成功率下降一半,12岁以后弱视就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了。弱视的治疗并不难,需早发现早就诊。
4.斜视
两只眼睛不平行的视内或向外,有时伴有歪头。内斜俗称斗鸡眼,外斜俗称斜白眼。
应由专业医生检查后判断是否要手术,有的孩子可以通过戴眼镜和视力训练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弱视。
5.睫毛倒生
睫毛向眼球生长以致刺激到眼球,导致患儿眼睛异物感、畏光等,在较肥胖的婴幼儿中多见。
8成小患者的情况会逐渐改善,若3岁以后情况没有改变需及时进行矫正手术。
学会如何保护孩子视力
1、如何合理控制孩子网课时间
尽量少的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的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不宜超过15分钟。
累计每天不超过1小时。学龄期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10分钟,年龄越小,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应越短。
2、户外运动会增强视力的保护作用
户外活动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近视的方法,充分的阳光接触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近视青少年及儿童每天户外活动3小时以上,提倡儿童步行上下学,课间走出教室,下午放学后先进行户外活动在完成作业。增加阳光接触时间。
3.少吃甜食
过多的甜食会造成钙的流失,而钙是眼球的不可或缺的,眼球钙的流失,会使巩膜的弹性下降,眼球的前后径容易拉长,从而助长近视。因此,多吃胡萝卜、豆类、干果等耐嚼的食品,能预防近视。
4.注意书写姿势
儿童青少年要保持正确的写作业、看书姿势身体要坐端正,尽量做到“三个一”:
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
胸与书桌保持一拳距离,
握笔的手指离指头有一寸距离
5.父母有高度近视的,要定期带孩子复查视力
父母有高度近视的,孩子近视的遗传概率会更高一些。要密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