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世界爱眼日”前夕,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全球首份《世界视力报告》,报告显示,全球有超22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其中超10亿人是因近视、远视、青光眼和白内障等未能得到必要治疗所致。
互联网时代,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办公、学习、娱乐,都离不开手机、平板,数码电子产品的伤害加上一些不良的用眼习惯,就可能导致近视、视力受损、青光眼.......
本周日又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眼日”了,在此之前,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份护眼指南,看看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该如何预防眼病和保护眼睛。
0-10岁:查斜视、弱视人并非一出生便拥有1.0的视力,而是随着外界的刺激视觉功能才会慢慢发育成熟。学龄前儿童的眼睛还处在发育阶段,视力低于1.0是正常现象。
但是,孩子在3岁左右就要做一次眼健康检查,之后每6个月检查一次,若发现视力异常及其他眼部问题,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1、弱视:弱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发育性眼病,它的发病率在1.3%-3%左右。孩子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最佳矫正视力不能达到同龄人正常视力的下限,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眼为弱视。
2、斜视:孩子看东西时总是闭上一只眼睛、歪头或转头;看东西有重影(复视);精神不集中时爱往远处看,有一只眼的眼位向外偏斜。
家长要格外注意,如果孩子出现看东西会眯眼、凑得很近或者看东西时总是闭上一只眼睛等情医院检查。
护眼小贴士夏日阳光猛烈,出行需要给孩子戴太阳镜防护,但不要长期戴,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因为孩子的眼睛还在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刺激。
从小开始:防近视《世界视力报告》显示:中国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67%。
儿童青少年第一次配镜很重要,先排除眼疾,再散瞳验光。医院眼科详细检查,才能获得准确度数。散瞳用的阿托品药水是处方药,普通眼镜店无权使用,一定要专业的眼科机构验光配镜。
好动的孩子,可选择树脂镜片,以免镜片摔破带来意外眼部外伤。
目前,眼科医生普遍认为,用眼过度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因素,那该如何预防改善呢?
①少熬夜多睡眠:儿童青少年普遍学习压力过大,家庭作业负担较重,睡眠时间晚,会对眼睛有损害。
②减少近距离用眼:每次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后,眺望20英尺(6米)以外的地方20秒,远眺、眨眼放松眼睛。
③户外运动:近距离用眼是眼睛睫状肌最大的敌人,所以到户外活动无疑是护眼的最佳运动,每天累计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长能有效预防近视发生和近视加深。
④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可以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的疲劳。
⑤热敷:可以每天闭着眼睛用热毛巾敷眼15分钟,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
⑥多吃蔬果:在饮食上,每周可以吃一两次动物肝脏,深色蔬果也可多吃一些,其中富含的维生素A、花青素等都有助护眼。
护眼小贴士孩子近视早发现早干预,该戴眼镜就要戴眼镜,什么“一戴上就摘不下来”“越戴度数越深”通通都是谣言,及早干预才能及早控制近视发展,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
20-40岁:防干眼症《世界视力报告》显示:在40岁以上人群中,中国部分地区的干眼症发生率为30%。
眼睛表面的泪膜,每隔5秒钟就会破裂,此时,眼睛就会不自主地眨一下,就像汽车的雨刮器一样,使泪膜重新分布在角膜表面,以保护角膜,维持眼睛的湿润。
如果长时间很专注地看手机、电脑屏幕,眨眼次数减少,泪膜破裂后没有及时恢复,加之如果泪液蒸发过快,眼睛就容易酸涩、干痒。
①屏幕:能看电视就不看手机,能用电脑也别用手机,手机字体不要太小;注意看屏幕的距离,看电视的距离保持3.5米以上。距离太近,光线尚未发散,直射到眼睛内,对眼部损伤更大。
②灯光:看屏的时候最好在柔和的灯光下看。不要关灯看电子产品,因为环境光线弱时,人的瞳孔会放大,会导致生理性散光,这可能会诱发眼底黄斑灼伤或者黄斑出血。
③姿势:用电脑时,最好尽可能保持背部挺直,眼睛俯视电脑约15~20度;玩手机时,建议将手机举起,尽可能与眼睛平视,坐时身体略前倾,手机距离眼睛不要太近,看屏幕40分钟一定要休息5-10分钟。
④饮食:多补充叶黄素,因为叶黄素是抗氧化剂,能够为视锥细胞提供营养,保护眼底,玉米、蔬菜、水果里都含有叶黄素。
护眼小贴士最有效的护眼方法,其实就是少用手机、平板电脑,劳逸结合避免用眼过度。
40-60岁:防老花眼、白内障年龄大了,老花眼确实很难避免。不过,若长期不重视,老花眼也有加深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街边的老花镜不要买!老花眼和近视眼一样,只有戴了合适度数的眼镜才能解决问题。街边老花镜质量如何不提,度数不符戴久了只会加重视疲劳!
很多老年人看东西模糊变形,以为老眼昏花,是人老了之后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对,这还可能是眼底疾病的征兆。
白内障有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老人约1/3存在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又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到了一定年龄以后,眼内的透明晶状体变混浊而影响视力,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物重影、近视或老视度数降低等现象。
老年人如果出现以上现象中的其中一个,就应考虑白内障的可能,医院的眼科进行专业检查,从而判断是否患有白内障及其程度。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可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会损害视神经,使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随着病情的进展,视野缺损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失明。
青光眼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而且导致的失明是不可逆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黄斑变性黄斑变性看东西时是物体扭曲变形,物体的四周清楚、中间模糊,一般不会疼痛,通过眼科医生进行眼底检查即可确诊。
护眼小贴士①戴墨镜:紫外线是产生白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戴墨镜可防紫外线。
②维生素:维生素、β-胡萝卜素C和锌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对预防白内障和延缓黄斑变性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③蔬菜:甘蓝、莴苣、菠菜等能有效地降低患青光眼的风险。
④戒烟:吸烟者或曾经吸过烟的人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可能性要大大高于不吸烟的人。
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变性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三大致盲性眼病,对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建议每年检查一次眼底,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除了以上的护眼事项以外
更需要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
青少年儿童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青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也是用眼高峰期,长期近距离用眼极易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加深,所以应定期检查,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方案,每6个月复查一次。
成年人至少1年进行一次检查
18-35岁是用眼需求的高频期,长时间在电脑前伏案工作,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数码蓝光伤害大,眼睛的屈光状态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每年至一年半就可进行复查;
35-55岁是疲劳老花挑战期,长时间的用眼,导致眼睛疲劳,出现早老花(38-40岁),甚至还会出现部分眼部疾病,所以定期验光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55岁以上是眼睛机能的退化期,视光师建议中老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睛检查(糖尿病性的眼底病患者每半年甚至三个月就要进行一次眼睛检查)。
END点击这里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