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指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1.0者称为弱视。目前,我国弱视标准为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行。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儿童近视眼若不加以有效控制,易发展到高度近视,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进入到中老年后将成为不可治盲。据统计,超过30%的老年盲症是由高度近视后巩膜拉伸而并发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所致。儿童斜视弱视若不在早期及时治疗,也将可能发展成为低视力或盲症。
症状体现:
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下,常在0.3以下,且不能用镜片矫正,眼底检查正常。对单个视标的识别力比对同样大小排列成行的视标的识别力要高得多(增进2行~3行),这称为拥挤现象或分开困难。此类患者多伴有眼位偏斜或眼球震颤、注视性质异常等特征。
弱视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治疗”。年龄越小,视力重新发育的机会越大,效果越好。最早可从1~2岁开始,难治性弱视如超过6岁以上治疗效果较差,12岁以上基本无效,故切不可耽误。
在眼科门诊我们常常发现有很多年龄较大的孩子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但家长仍追问有无治疗的办法,因为弱视没有及时治疗,造成的视力低下将伴终身。专家提醒,父母应建立起带幼儿做定期眼睛体检的意识,一旦发现孩子眼睛有问题,如小儿眼睛呈凝视状态、眼睛不能追随目标、有眼球震颤等情况,医院找眼科医生检查。
弱视治疗方法:
戴镜治疗
治疗弱视首先要矫正孩子的眼睛屈光度,因为大多数弱视都是由散光、近视或远视等引起,眼镜可以矫正这些屈光不正使物象变得清楚,就像将眼晴(照相机)的焦距调好一样,是治疗弱视的基础。如果不戴镜,很多弱视根本治不好。医院或医生建议的有眼保健知识的眼镜店验配。可确保镜片质量好,光学中心不错位,镜架不松脱、颤动等。盖健眼
就是盖住好眼镜,锻炼差的眼镜。如果是一只眼镜好一只眼镜弱视的小朋友,那么基本都是独眼侠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样的小朋友绝大多数看东西都是用好的眼镜,这样一来,那差眼就更差了,被好眼抑制着,得不到锻炼。所以治疗弱视的第四个原则就是盖住好眼锻炼差眼。这点很浅显也看似很容易做到,但是其实不然,广大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一点,不盖的话治疗效果很差,盖的话广大家长一定要做好小朋友的心理辅导,因为治疗弱视的小朋友一般都是处于读幼儿园或者小学这个阶段,盖住一只眼睛别的小朋友可能会觉得咱们家的孩子很奇怪,虽说童言无忌,可是这说的对象是我们大人,小孩子之间就不是这么一会事了,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有必要先做做孩子的心理辅导,还有可以让学校的老师配合。
弱视治疗仪治疗
视力发育障碍(即视力萎缩),或视细胞处在“睡觉”抑制状态,需要弱视仪中的精细图标训练萎缩的视力,或特殊色光唤醒睡觉的视细胞才能尽快治好。如果不用弱视仪尽快治好而让弱视长期存在,可以引起、加重近视,如错过治疗弱视的敏感期,可导致终生低视力。严重或难治、难愈性弱视,应选择有移动视标及移动色光、全程立体增视、高精度阈值视标(视标精细度可达0.)等强化增视功能,可度兴奋眼球。
多媒体视觉训练治疗
多媒体网络视觉训练系统是基于知觉学习理论应用富媒体Flex技术开发的用于弱视治疗的专业网络医疗软件,系统能够通过不同的算法生成多种有效生物刺激模式和视知觉训练任务的结合生成有效的弱视治疗模式。患者通过使用系统生成的训练方案训练“眼力”、“脑力”、“手-脑-眼协调力”,最终达到各项视觉功能与视觉技巧提升的目的。
相对比初始的弱视治疗仪,多媒体视觉训练将多维生物信息图像库和知觉任务进行虚拟场景建模与控制系统搭建,其丰富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可以大大提高训练者的依从性,特别是对于儿童训练者。
为什么治不好
1、只给患儿戴近视镜,不进行其他的治疗:治疗儿童弱视,为患儿戴近视镜只是个应急措施,而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必须在此基础上,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如使用遮盖疗法、视刺激器疗法等,不然的话,这样的患儿在长大后,即使戴近视镜,视力也会很差。另外,有的弱视儿童一副近视镜一戴就是几年,这也是错误的。因为随着儿童身体的发育,其屈光度数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弱视儿童应每半年至一年就重新验光一次,必要时须重配近视镜。
2、不能坚持使用遮盖疗法:弱视的遮盖疗法主要是通过对健康眼或优势眼的遮盖,强迫患儿使用弱视眼看东西,从而消除其优视眼对弱视眼的抑制,达到增强弱视眼视力的目的。它是一种传统的治疗弱视的方法,既方便、经济,效果又好。但由于遮盖眼睛影响了患儿的外观,会引起其他孩子的讥笑,因此,不少弱视儿童不愿接受遮盖疗法。有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怜爱,也就听之任之。如果不能坚持使用遮盖疗法,当然也就达不到治疗弱视的目的。
3、忽略对两眼视觉功能的训练: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双眼的视觉功能(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建立、发育、完善的时期。如果孩子在这个时期患上了弱视,就会影响其视觉的发育,严重的会丧失双眼的视觉功能,成为立体视觉盲。但是,很多弱视儿童的家长对此却认识不清。他们往往只重视对患儿弱视眼的视力训练,而忽视了对其视觉功能的训练。结果不仅使弱视的治疗效果大大降低,还会影响患儿高级视觉功能的发育和完善。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对患儿视觉功能的训练,平时在训练患儿视力的同时,应对其进行双眼视觉功能的训练。此外,家长医院复查,检查其双眼视觉功能的发育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见好就收:儿童的弱视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就会收到明显效果,但容易复发。如果见效后就立即停止治疗,而不进行巩固治疗,孩子弱视眼的视力很快又会下降。对于这一点,许多家长不太清楚。他们往往在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后,就如释重负,放松甚至停止了治疗,结果导致孩子的弱视很快又复发。因此,治疗儿童弱视,应在患儿弱视眼的视力达到或接近正常后,再进行一个较长时间的巩固治疗,并需经过三年的随访,直到患儿的视力一直保持正常才算治愈。
弱视复发因素
(1)患儿视力在近期内明显上升时,忽略了继续巩固治疗阶段,因视力还不稳定,使患者停止训练甚至不戴眼镜。
(2)家长要求脱眼镜心切,不再严格要求后阶段治疗。
(3)患儿自以为裸眼视力看得清楚而不再配合后阶段治疗。视力易复发的部分患儿,常见10岁以内,他们对视力的重要性无知,多数人对戴眼镜较厌烦,对持续治疗不够耐心。加上参加各种学习兴趣班和活动多,如打球、跳舞、画画、练琴、游泳等,觉得戴眼镜不方便,往往是上学时脱镜,进家门时戴镜,甚至不戴镜。突然停止戴镜或戴镜不正常,停止原来每天的训练和遮盖,屈光状态改变了,黄斑得不到原来正常的物像刺激,刚提升的视力不稳定易导致视力下降。
弱视护理
弱视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除了医生检查、指导外,更需要孩子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否则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可能半途而废。弱视的治疗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治疗中,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眼镜配好后一定要督促孩子坚持戴用,并按医嘱定期重新散瞳验光检查。
(2)有的孩子因为遮盖治疗后引起周围小朋友的取笑、取绰号,从而不愿坚持治疗或在家长面前戴上眼罩,背后又摘掉,使家长全然不知。这也是常常导致疗效不明显的原因。如有此类情况,要耐心教育儿童,说服其自觉坚持治疗。另外也需和老师联系,请他们做好小朋友的工作,督促患儿坚持治疗。
(3)戴镜、遮盖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精细作业的训练。纠正用眼过多使视力下降的错误观点。其实弱视眼越用,视力提高越快。家长除了督促患儿按时完成训练外,还可经常变换新的形式,自制或选购一些辅助治疗器具,提高患儿训练的兴趣。
(4)如采用光学药物压抑疗法,除坚持戴镜外,要按医嘱准时点用规定浓度的阿托品眼液散瞳。
(5)家长应按医院复诊,复诊时要同时携带有关检查、治疗的病历记录,供医生判定疗效和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每月复诊1次。视力恢复正常后的半年仍要求每月复查,防止弱视复发,以后逐步改为3个月、半年复诊1次,直到视力保持3年正常,弱视才算完全治愈。
预防儿童弱视的食物
蛋白质:如瘦肉、禽肉动物的内脏、鱼虾、奶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A: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和蛋类;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青椒、红心白薯以及水果中的桔子、杏子、柿子等胡萝卜素。缺乏维生素A,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的时候容易患夜盲症。还可以预防、治疗干眼病和眼睛的疲劳。
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份之一,如果缺乏就容易患水晶体浑浊的白内障病。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其中尤其以青椒、黄瓜、菜花、小白菜、鲜枣、生梨桔子等含量最高。
新鲜果蔬: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限制过多糖类的摄入,以促进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发育,有助于改善弱视视力。
钙具有消除眼睛紧张的作用。如豆类、绿叶蔬菜、虾皮含钙量都比较丰富。烧排骨汤、松鱼糖醋排骨等烹调方法可以增加钙的含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