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小刀
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在太阳光中,有对近视防控有益、特定波长的红光,这种红光以特定的方式照射眼睛,可以改善眼底血液循环,使脉络膜营养增厚,巩膜弹性纤维增强,从而控制近视发展。
哺光仪就是通过这种原理,模拟红光来达到控制眼轴增长、防控近视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我一直很关心我女儿的近视预防。观察了很久之后,正好某哺光仪当时有3个月免费试用的活动,我从年10月开始给她使用哺光仪。
当时的计划是,先用三个月高功率哺光仪,看下控轴效果,还有女儿的使用反应,然后停用3个月,看看停用反弹效应,再继续使用哺光仪(根据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更换功率或者照射模式)。在当时的科普中也跟大家做过汇报。
今年1月份,我写过一个阶段性的试用报告,《哺光仪安全吗?有用吗?眼科医生女儿的3个月试用报告出炉!》
转眼大半年又过去了,今天我再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女儿后续的使用报告。
灵儿的近视防控记录
(年6月生)
年疫情期间
使用0.01%低浓度阿托品
年10月1日
停用低浓度阿托品
年疫情期间
开始试用哺光仪(高功率)
年1月17日
哺光仪3个月复查停用哺光仪
年4月17日
开始使用哺光仪(低功率)
·之后每月测量一次眼轴
年10月6日
开始试用哺光仪(高功率)
在开始使用哺光仪之前,为了对比监测效果,我给灵儿做了屈光的检查:
年10月8日灵儿屈光档案
眼轴:右眼22.50mm,左眼22.44mm
调节力:NRA+2.0,PRA-4.5,调节滞后+0.5,调节幅度13D
未散瞳综合验光:右眼+1.75D1.0,左眼+1.25D1.0
年1月17日
3个月复查
使用哺光仪3个月后,我带灵儿做了复查,观测效果。
年1月17日灵儿屈光档案
眼轴:右眼22.50mm,左眼22.45mm
调节力:NRA+2.0,PRA-4.0,调节滞后+0.25,调节幅度13D
未散瞳综合验光:右眼+1.50D1.0,左眼+1.25D1.0
从复查结果可以看到,较3个月前,右眼眼轴增长了0.00mm,左眼增长0.01mm,几乎无增长。
在接下来.1.17-.4.16三个月时间里,我让灵儿停用哺光仪3个月,以此观测她的反弹情况。并从4月17日开始,重新开始使用哺光仪(低功率),此后每月都测量一次眼轴。
以下为停用哺光仪、重新开始使用哺光仪后,灵儿的眼轴检查结果:
-4-17(停用3个月后,开始使用低功率)
右眼22.66mm左眼22.63mm
-5-16(使用低功率1个月后)
右眼22.58mm左眼22.55mm
-6-6
右眼22.61mm左眼22.58mm
-7-4
右眼22.63mm左眼22.59mm
-8-7
右眼22.62mm左眼22.55mm
向下滑动查看
(注:眼轴测量设备都是IOLmaster,但并非同一台设备,测量误差一般在±0.03mm,因为间隔时间短,过小的差值不一定反映真实趋势,还需要长期监测。
从上面的检查结果可以看出:
-10~-01使用高功率哺光仪
3个月,眼轴无增长。
-01~-04停哺光仪
3个月,眼轴增长右眼0.16mm,左眼0.18mm,发生明显反弹
-04~-05使用低功率哺光仪
1个月,眼轴右眼回缩0.08mm,左眼回缩0.08mm
-05~-08继续使用低功率哺光仪
3个月,右眼增长0.04mm,左眼增长0mm
为什么中途要停用3个月?
看到上面的结果,肯定有人要问,我为什么要在年1月的时候,选择停用哺光仪3个月?
停用本就是计划内的,当时经过长期的观察,我对哺光仪使用的安全性有了信心,所以决定开始使用。主要想探寻一下对没有近视的孩子,哺光仪是否仍然有效,同时我也想观察一下停用的反弹情况,所以当时就制定了如下的计划:使用3个月,停用3个月,然后再继续使用,在当时的科普文章中有提及,老粉应该有印象。还有,灵儿当时散瞳后还有+°左右的远视储备,有比较富余的空间,我可以相对从容的观察使用效果和停用后的反弹情况。
为什么从高功率改成低功率?
那么为什么在再次使用哺光仪的时候,选择了低功率哺光仪呢?
一方面是因为在-10~-01这段时间使用高功率哺光仪后,虽然眼轴无增长,但停用后出现了明显反弹。另一方面,对于尚有远视储备阶段的近视防控,我在之前的科普文章中也讲过,低功率哺光仪本身就是较佳选择,我不想错过技术红利。
反弹的具体分析
关于哺光仪的反弹效应,目前研究数据较少,我作为使用经验比较多的医生,跟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体会。
正常情况下,眼轴的增长主要来自巩膜的增长,巩膜有生理性增长,年龄小的孩子,远视储备还比较多的孩子,巩膜生理性增长会比较旺盛。在临床使用哺光仪时,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使用哺光仪时,年龄越小,近视度越少,光学眼轴缩短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回缩比较多的孩子,往往是年龄较大,近视度较大的孩子。灵儿还有°远视储备,使用哺光仪之后,没有出现回缩,只是0增长,与大量的临床观察结果是一致的。
停用哺光仪后为什么会出现反弹呢,我们分析一下:
年9月份,疫情后小学开学,灵儿开始上二年级,户外活动每天难以保证2小时,所以我10月初开始用哺光仪,借助哺光仪的压制,眼轴增长得到抑制。
使用三个月后,光学眼轴实现零增长,这其中,应该包含两部分因素:一是眼轴的自然增长,也就是巩膜的增长,另一部分是脉络膜的增厚,巩膜的增长和脉络膜的增厚互相抵消,所以测量结果显示,3个月光学眼轴零增长。
停用哺光仪后,增厚的脉络膜迅速回落,这是反弹的一部分,此外,巩膜继续增长,这是反弹的第二部分。巩膜增长是否因哺光仪停用而发生加速,也就是停用后是否存在短期的报复性反弹,如果有的话,量有多大,还有待更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
如何减少停用反弹,大致思路应该与阿托品的停用方法一样,采取慢慢逐渐减量的方法,还有的红光治疗仪有外眼照射的模式,可以采用内外照射交替的方式进行减量。停用时是否应该及时衔接其他的防控手段,例如阿托品,也值得琢磨。因为现在开始使用哺光仪的家长,很少有需要停用的,这方面我也只有零星经验,具体还有待于更多医生一起摸索。
所以,很多家长问,哺光仪能不能用用停停?我个人的经验是,不要。要用就要做好长期使用的准备哦。好在哺光仪多为一次性投入,经济上比较划算。当然,使用一段时间后,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改变照射模式,功率等方式来进行调整,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找到最佳平衡,具体需要遵医嘱使用。
如何确保使用的安全,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近期我会专门做一期科普视频给大家讲解。
高/低哺光仪怎么选?
对于尚有远视储备、幼龄、高度近视有眼底病变倾向、家长安全性顾虑重,低功率哺光仪是很好的入门防控设备。
对于临近近视、临近戴镜、8岁以上、眼底健康,建议使用高功率哺光仪,并建议日常自测功率。
好了,以上就是灵儿的哺光仪使用报告。
总之,对于红光治疗防控近视,医学文献已经明确证实有效,未来一两年文献会井喷,这对于近视防控来说是一个好消息。眼科医生对于这种近视防控手段的理解和态度,也会逐渐发生变化。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品牌获得近视弱视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也会逐渐更新迭代,可能出现其他有效且安全的照射模式,并在功率可调,便携,功率稳定性保障等方面都会逐渐进步。
那么哺光仪应该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我们下期再说。
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往
期
精
选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