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近视的不是用眼疲劳,而是眼睛缺少自然光照。”今年,一项关于近视的新研究成果在网上广泛传播。
众所周知的几种近视原因无外乎遗传因素、用眼习惯、饮食作息等,这个结论可以说是将光照因素的重要性提到了首位,颠覆了不少人的认识。
有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魏文斌求证。
对此,魏文斌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项研究的来源未能考证,但无论是人群研究还是动物实验,已有结论指向充足的光照可以保护视力,阻止近视的发生,延缓近视的进展。”
刊于《北京日报》年5月26日第11版今天,我们就结合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眼科医生的专业判断,来深度剖析一下儿童和青少年预防近视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光环境,以及如何科学用眼。
01客观因素造成的近视风险
近视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眼部疾病,如今近视人口已经占到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而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率已经超过53%。
关于近视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一直是行业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为什么儿童和青少年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社会持续发展,我国年轻人拥有更好的教育机会,近距离用眼时间也明显增加。
幼儿期是眼球发育的重要时期,许多家长大力投入学前教育,造成许多学龄前儿童过度用眼,消耗了远视储备,这些孩子今后出现近视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多媒体教学模式变得更为普及,电子设备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孩子近视的风险。
除此之外,室外活动时间不够等因素也是病理性近视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原因。
02充足的光照可以保护视力
过去大家都认为遗传因素是近视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如果父母近视,那孩子一定近视,如果父母不近视,孩子肯定不会近视。
但根据这些年的研究结果,我们普遍认为近视是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就是——“光环境”。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眼睛的生长和发育也受到光线的刺激和调控。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视觉形成与眼球发育的重要阶段,明亮的光线能够刺激视觉的建立,增加视网膜内多巴胺的分泌,调控眼球良好生长。
相反,阴暗的光线会使得视网膜无法充分感受光觉刺激,从而导致近视,甚至弱视。
但要注意,“明亮”是有限度的,光线并非越亮越好,刺眼的光线非但不能延缓近视,还可能适得其反地损伤眼睛。
值得一提的是,光环境对视力的影响还体现在可以调控人的生理节律。
自然环境中,太阳落山后人体参与提供能量的激素皮质醇分泌放缓,控制睡眠的褪黑素则开始分泌,使人产生困意进入睡眠,眼睛也能得以休息。
而在现代人工照明环境中,人的活跃状态被拉长,睡眠推迟,相应的就是夜间用眼时间的增加。此时,如果光环境中蓝光含量过高,不仅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让人无法产生困意,还有可能引发眼睛长时间暴露在高蓝光环境中导致的近视。
03如何帮助孩子改善光环境
在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中,虽然遗传因素不可控,但家长可以通过一些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改善青少年的光环境,从而预防近视。
光环境主要包括光线的亮度、波长、频闪程度以及作用时间等因素,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帮助孩子改善光环境。
首先,保证孩子充足的室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2小时;在室内学习用眼时,应保证室内光线明亮。科学用眼,记住“”口诀,即读书或看电子屏幕每20分钟要眺望20英尺外(20英尺≈6米)20秒。
其次,尽可能少使用频繁闪烁的灯光和电子屏幕,我们推荐无频闪的产品。灯光的闪烁程度会影响视力,频繁的闪烁光可诱导近视的形成。请家长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的产品。
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营造良好的光照节律。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眼部的休息和眼球的发育,若长时间熬夜用眼,会增加眼部疲劳感,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进而损害视力。
04真正的全光谱才能护眼
市面上有各种品牌的学习护眼灯,但质量参差不齐。他们往往都打着“全光谱”的旗号,但缺乏相关的认证和光谱图对照。
大家在选择护眼台灯时,需要认准照度、色温、显色指数、防蓝光等级以及无可视频闪等5个关键性能指标,而且要选择光谱图接近太阳光的产品。
华引芯专业护眼台灯采用公司自研的非蓝光芯片激发的全光谱灯珠,展宽为连续均匀的可见光,灯光光谱非常接近自然光。
华引芯护眼灯光谱图太阳全光谱图台灯从源头有效降低了蓝光量,在缺少日照的室内或夜晚,可以在保持环境明亮的同时不至于影响到人体节律、或让眼睛受到高蓝光伤害。
照度超国AA级标准、显色指数Ra>98、K-K色温可选、无蓝光危害、无可视频闪……华引芯专业护眼台灯以高品质灯光满足我们的护眼需求。
且华引芯专业护眼台灯具有CC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品质可靠用得放心。
部分热议释疑:
问:同样长时间处于室内的学生和工人,为什么前者大部分人近视,后者近视的人却很少?
答:因为近视主要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未成年人眼部结构还未发育完全,自然光照的刺激有助于正常发育,如果缺少光照、眼睛发育不好就容易诱发近视。而工厂的工人均已成年,已经完成眼球的发育,自然光照的影响较低。
问:成年后,近视度数还会增长吗?
答:会,且有可能是病理性近视。这是一种伴有眼底病理性改变的高度近视,随着年龄增长近视度数仍继续发展,同时伴随着眼轴不断延长,眼球和眼底发生进行性病理改变,不断造成视力损伤甚至失明,它已成为我国第一位致盲性眼病。
不少人对于病理性近视终身进展的特性所知甚少,认为成年后近视度数便会稳定,仍然长期过度用眼,直至发生相关并发症才选择就医。
我们需要提醒家长和青少年,应充分认识到病理性近视的危害性,高度近视人群有必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问:古人也不用护眼灯,怎么没近视问题?
答:古代大多为自然照明环境,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不易患近视。另外,古代也不乏一些因秉烛夜读导致近视的文人骚客,例如我们熟知的韩愈就著有“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杜甫的“老年花似雾中看”、陆游的“少年嗜书竭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等等嗟叹视力受损的诗句。
参考文献:
[1]魏文斌.青少年近视或与光环境密切相关[N].北京日报,-05-26().
[2]刘颖俏.光对人体生理节律的影响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
[3]钱金维.医学新知:蓝光伤眼及其防护的研究进展[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07):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