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颈椎病
您是否经常出现以下症状?
颈部肌肉僵硬不适,颈痛,背痛,肩痛……
颈部活动受限……
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
头晕,头痛,眩晕、恶心呕吐……
耳鸣或听力下降……
睡眠差,胸闷,血压高……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颈椎骨关节及其相关的肌肉、韧带、筋膜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病的发病有低龄化趋势
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点:一般与年龄呈正相关。
也就是说像颈椎病这种退行性的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提高。
低龄化表现:20-30岁的颈椎病患者,10岁左右的儿童颈椎病患者
主要原因:“低头一族”
低头角度与颈椎承受压力示意图
生活中,低头玩手机的角度通常是45-60度,颈椎承受的压力是头部垂直时的4倍左右,重量相当于脖子上坐着一个7岁小孩的重量!
除长时间低头外,颈椎病还有哪些病因?
1.损伤
特别强调急刹车或摔倒所致的甩鞭伤
2.精神因素
长期情绪低落、压力大、抑郁会使颈椎病症状加重。“低头耷拉脑袋”
3.年龄因素
随年龄增长,人体各部件产生退行性改变,颈椎也不例外。
4.其他姿势不当
除长期低头的不良姿势外,颈椎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都会造成颈椎劳损。
以上各因素均会导致颈椎退行性改变,或使颈椎退变速度加快。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病发生和发展中最基本的原因。
颈型颈椎病
也称为软组织型颈椎病,此期属于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症状表现:颈部疼痛、酸胀、发僵,双肩发沉,甚至整个颈肩背部疼痛,影响头颈部活动。晨起、劳累、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活动颈部有“嘎嘎”响声。用手按压颈部有疼痛点。劳累后感头部发紧,休息后好转。
反复的“落枕”(青岛话“失枕”)也属于颈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
典型表现:上肢放射性的疼痛和麻木。当颈部活动,或者用力咳嗽、打喷嚏时,这种症状会加重。长期压迫神经根,将出现上肢乏力,握力减退,晚期可出现肌肉萎缩。“放射性疼痛”是指疼痛沿着神经根走行和支配区放射,也称之为根性疼痛。
脊髓型颈椎病
该型发病率不高,但却最严重。
临床表现:以四肢乏力、持物不稳、行走不稳为主要表现,颈部疼痛相对不明显。典型表现有双脚踩棉花感,腰部“束带感”,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直至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
交感型颈椎病
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率不齐,耳鸣、听力下降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表现:
1.眩晕:是本型的主要临床表现。(眩晕和普通头晕的主要区别是眩晕时有旋转感或摇晃感)。
2.头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视觉障碍:一过性弱视、失明、复视。
4.猝倒:多在头部突然旋转或屈伸时发生,一过性。
颈椎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1.颈椎X片检查
通过X片检查,医生可了解颈椎生理曲度、骨质增生、椎间隙、颈椎稳定性等情况。
2.颈椎CT、MRI检查
可明确椎间盘突出的位置、移动方向、突出大小,神经根、脊髓是否受压以及受压程度。
第二篇颈椎病的预防
1.不做低头族----避免长时间低头姿势
除长时间低头姿势,颈椎长时间保持在任何一个姿势都会产生劳损,因此白领、学生等应注意调节姿势。另外,头颈部频繁活动的职业,如司机、乒乓球运动员也容易劳损颈椎。
2.坚持适量的运动,对颈部及全身进行锻炼。
3.休息颈部时保持其生理弯曲。
保护颈椎应该如何选择枕头?
合适的枕头能保证睡眠时颈椎处于正常生理弯曲状态,保证睡醒后无颈部疲劳不适。
定型枕PK普通荞麦皮枕头
4.防止颈部损伤。
避免摔倒,避免急刹车。
5.避免风寒、潮湿。
第三篇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方法
1.颈椎机械牵引
适用于除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颈椎病,尤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明显。
颈椎牵引三要素:
牵引角度
牵引力大小
牵引时间
2.干扰电治疗
镇痛
促进血液循环
3.短波/超短波治疗
深部消炎作用显著
4.磁热治疗
止痛
减轻肌肉痉挛
促进血液循环
5.针灸、拔罐、轻手法推拿
结合肌筋膜理论
康复训练(颈椎病疼痛症状缓解后训练)
举例:“低头族”怎么练?
上交叉综合症Upper-crossedsyndrome(UCS)
头向前倾
颈椎曲度变直
圆肩
胸椎后凸增加
翼状肩胛
紧张的肌肉有:胸大肌、胸小肌,枕骨下肌、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
薄弱的肌肉有:深层颈屈肌、下斜方肌、冈下肌、小圆肌、菱形肌等。
治疗策略:
拉伸紧张肌肉
加强薄弱肌肉
自主训练动作演示:
1.纠正不良姿势。
动作要领:下颌内收(收下巴),头后移,(肩带缩回)肩打开。
注意:已有颈椎病的患者,做颈椎操等训练都要以此姿势为起始姿势,否则头后仰时容易造成颈椎剪切力及成角,增加椎间盘突出风险。
2.深层颈屈肌的激活
动作要领:收下巴,头后移,对抗拉力。
剂量因人而异,可次持续5秒钟,每组5次。
3.颈肌牵伸(上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斜角肌)
动作要领:起始姿势正确,左手抓住椅子固定,头向右侧屈。
4.胸肌牵伸(胸大肌,胸小肌)
动作要领:靠墙作单侧拉伸,然后进行对侧伸拉。感受到胸肌被牵伸。
5.背肌强化(斜方肌下部,菱形肌)
动作要领:躯干保持不动,用双手往回拉弹力带,感受背肌收缩。
6.肩袖肌肉强化
动作要领:上臂贴紧身体,肘呈90°,手臂向外拉弹力带,作肩关节外旋。
7.胸椎伸展训练
动作要领:呼气上背伸展抬起,注意力集中在中上背部,吸气回落。
8.加强躯干核心力量(平板支撑)
动作要领:保持整个脊柱和下肢呈一条直线。注意不要仰头。
注意
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具体手术相关内容,请于脊柱外科就诊。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部分属原创。
高晶晶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