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石一宁教授
医学博士,医院眼科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从医31年来,发表论文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3部,获得科技成果奖13项。主编出版了学术专著《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机制以及预测与防控》《病理性近视眼眼底改变》《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流程的建议——近视防控共识》,以及近视科普书籍《防治近视三岁抓起》《拒绝近视——石一宁大夫有话说》。
常常有家长问起这样的问题:
弱视了怎么办?
远视要治疗吗?
我孩子怎么有散光?
近视不戴眼镜行吗?
其实,这四个常见问题正好是儿童眼球依次发育过程中的屈光表现,非常遗憾的是,家长们将眼球依次发展的不同阶段,割裂成孤立的“疾病”,机械地进行了“对症”治疗。
“儿童弱视”的诊断需要非常慎重!
“儿童弱视的治疗”更是应该慎之又慎!
眼睛是随着身体发育逐步长大的,在长的过程中,视觉发育逐步完善,对视力表的完全认知需要到6~8岁,也就是说,这时才有可能达到1.0的视力。
换句话说,只有80%的儿童在6~8岁时能够认识1.0的视力表,还有20%的儿童不会辨别1.0的视力表,我们不能机械地将不足1.0的眼睛轻率地诊断为“弱视”。
不能简单地对视力在1.0以下、6~8岁以下的儿童进行人为的“弱视”治疗。弱视治疗在本质上讲,就是促使发育迟缓的眼球迅速发育,其结果就是向近视的方向发展。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发育成熟的大龄弱视极难治疗,而发育中正常儿童“弱视”很容易治愈。
机械判断视力,一把尺子衡量视力公众对于孩子的眼睛状态大多贯穿着“视力非1.0即屈光不正(近视/弱视)”的绝对观念。实际上,视力检查过程中,除了年龄因素外,大脑对图形的认知是孩子对视力表理解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然,认知迟缓并非智力发育迟缓!这是许多家长马上会联想到的问题和关联答案。10%左右的孩子在8岁时仍然不能识别0.8以上视力。如果我们改变E字视力表为手型视力表,或双眼同时检测,则可以明显改善孩子对视力表的认知。
切记:不同年龄,衡量视力的尺度不一样。好孩子不一定是分,好眼睛不一定是1.0!
儿童需用手型儿童视力表!
学会探知儿童真实视力当孩子的视力没有达到相应年龄的最低认读视力时,应该采取以下方法:先耐心教认视力表;改日重测视力;或换用手型视力表检测;采用双眼同时检测视力;动态观察,严密监测,如缩短检测的间隔时间,将每半年复查视力改为每1个月复查。还需同时参考其他检测指标,帮助判断视觉发育是否在正常范围,如屈光度、眼轴、角膜曲率等,也可以用视力筛查仪。
因为孩子出生后就开始发育,眼球也由远视状态发育成正视状态,视觉逐步发育成熟的过程就是从视力表认知不足1.0的状态发育到正常视力状态的过程,所以,儿童弱视常与儿童远视连在一起。
其实,眼球就是从远视状态逐步发展为“正常的正视”,发展过头就成为“近视”了,“好眼睛、正视眼”是一个范围,在+0.75D远视与-0.50D近视之间。
与身高等其他身体发育一样,人的眼睛发育一般长到-0.50D左右就停止了。一旦长过头,或过早刺激发育,就会产生“拔苗助长”的结果,即“长出了”近视。
弱视治疗的原理就是人为刺激视觉发育,使发育迟缓的眼球赶上正常身体的发育水平,好比小儿麻痹的肌肉训练一样,所以人为干预性治疗需要有正确诊断的前提和把握一定的“度”。
过早的“弱视”治疗,眼球可能“长过头”对视觉发育中的正常屈光形成过程认识不完全,过早地对低于1.0视力的幼儿进行弱视治疗和干预,加速了视觉发育速度,使屈光正常化过程快于身体发育速度,因为近视实质上是眼球的过度增长。
如果机械性地按照绝对的对某一“点”的理解,眼球的正常发育与远视和近视之间仅毫厘之间,也就是说,眼睛多长一点点,就是近视,而少长一点点,就是远视。眼球发育不足,同时伴有视觉发育迟缓、视功能低下时,表现为“弱视”。
我们询问大量有近视的青少年,并观察记录了他们的近视形成过程,发现导致青少年近视发生的诱因中,许多是过于盲目重视视力的结果。
孩子散光意味着什么?散光:确定散光轴位,正常时近视轴位在°±15°,远视轴位在90°±15°。
如果孩子4岁左右有2.00D以上的大散光时,一定要测量眼轴、散光轴位、散瞳后检查屈光度,严密观察散光的变化趋势,即若从“+”的“90°±15°”,逐年向“-”的“°±15°”转变时,常提示是一种“近视眼”的前兆!
特别是许多进行弱视治疗的孩子,细心的家长会注意到,医生告诉说“你的孩子是大散光,视力不能正常,形成了弱视”,还发现每次验光的散光度数或轴位不断在变化!知道了上面所说的常识,就知道孩子的眼睛已经或正在向近视“前进”!
孩子近视时为什么视力不能矫正到正常知道了弱视治疗的原理,针对近视实施弱视治疗就会加速近视的发展!有人会问,那孩子近视时为什么视力不能矫正到正常呢?
近视不能矫正至正常视力的原因有这么几种:
1.长期不戴镜的模糊状态,需要一段时间的戴镜矫正才能将正常的信号传送到大脑识别,逐步建立正常的认知过程,所以,国际上规定近视戴镜矫正需3~6个月后复查视力,视力低于正常的情况多会消除。
2.严重的散光状态长期不矫正,或矫正不足,大脑无法得到清晰的图像,特别是戴镜位置不正确,戴镜并不能起到矫正作用,有时还会加剧散光,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佳的消除散光的方法是通过双眼视功能训练,调动眼内晶状体的调节潜能,补偿角膜散光,还可以佩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还需要寻找生活中散光的原因,如眯眼、单眼皮、俯卧睡觉、户外活动少、营养不均衡等。
3.最关键的近视性弱视多指高度近视性弱视,如果做一张眼底照片和OCT的EDI检测,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实际上已经是病理性近视了,也就是说,眼睛过度扩张使得眼球各层组织拉长变薄、甚至萎缩!
所以,当孩子眼轴超过25mm时,切勿忽略已经提前到来的病理性近视,这是30年后孩子可能因近视失明或低视力的危险信号!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昆明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