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条件的幼儿园要对孩子视力每年进行一次普查筛选,家长也可自购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光线充足的墙上,让孩子在5米远的地方识别。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若一眼视力多次检查均低于0.8,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这种检查最好不晚于4岁。
如何判断婴幼儿的视力状况?对于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婴幼儿,还有一些方法有助于家长发现他们是否存在视力问题。红色绒球法:用一个大的红色绒球,在距离宝宝眼睛20厘米处移动,正常情况下能引起宝宝的注意。此法适用于出生一个月的新生儿。眨眼反射:医学上称为瞬目反射,在宝宝出生2个月后,将一个物体突然移近其眼部时,正常情况下会引起宝宝眨眼。追随运动:出生2个月的宝宝不仅能注视眼前较近的物体,还能在小范围内追随目标转动眼球;3个月时可随意注视或追随玩具,头也随之转动;5个月时,能分辨人的面貌。如果宝宝不能稳定地注视目标、表现为无目的寻找或只是眼球有节奏的摆动,则表明视力有问题。遮盖实验:交替遮盖小儿的双眼,观察其动作。因为视力差的眼睛看不清楚,所以当遮盖视力较差的眼睛时,宝宝多不在意,而遮盖视力好的一只眼睛时,宝宝会伸手去推开遮盖眼睛的手或物体。治疗弱视需争分夺秒如果家长怀疑孩子的视力有问题,一医院进行准确可靠的屈光检查。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无法配合主观验光,必须采用客观验光。验光后,医生会告诉家长孩子患的是近视还是远视,有没有散光存在,最后还会根据孩子戴眼镜后的矫正视力来确定孩子是否患有弱视。弱视的治疗存在一定的时效性。一旦孩子被确诊为弱视,家长应该争分夺秒为孩子治疗。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患,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成年后则基本治愈无望。国内外的统计报告表明,当儿童的年龄超过12岁以后,弱视的治疗效果很差。这主要是因为儿童年龄超过12岁以后,眼-大脑皮层神经通路基本发育完善,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已经终止。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他们也不再容易接受遮盖治疗等关键的治疗措施。学龄前儿童的治疗效果往往比较好,因为他们这时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同时没有学业压力,可以在家中由家长监督患儿的治疗。戴矫正眼镜是治疗基础通过散瞳验光,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是治疗弱视的根本方法,其他治疗必须在正确矫正的基础上进行。另外,眼镜应坚持佩戴,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换。孩子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双眼的屈光度也常会发生变化,所以一般每半年(5岁前儿童)或一年(5岁后儿童)就应散瞳验光一次,眼镜度数有变化就要重新配镜。度数没有变化,但有时因镜片磨损或儿童面部发育使原来镜架不再合适,也需要更换眼镜。其他配合疗法此外,治疗弱视还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比如遮盖疗法、光学药物压抑疗法、视觉刺激疗法、后像疗法和多功能弱视综合治疗仪治疗等。遮盖疗法:即将好眼遮盖后强迫使用弱视眼,双眼弱视可以交替遮盖。这种方法是治疗弱视的主要和有效的方法。做法:用黑布做成长方形或椭圆形眼罩,戴于需遮盖的眼上,再戴上眼镜。目的:遮盖优势眼,强迫使用弱视眼,使弱视眼独自进行固视;消除来自优势眼对弱视眼的抑制;阻断两眼视网膜异常对应关系,重新调整和建立两眼正常视网膜对应及两眼相互协调关系,努力恢复两眼视机能;调整两眼视力程度,使两眼视力接近均衡;抑制斜视的交替固视现象,训练单眼固视运动。原理:针对弱视眼长期不视物产生主动性抑制而致视力不提高的病因,通过遮盖正常眼而强迫使用弱视眼来消除抑制,达到增进视力的目的。另外,用弱视眼单眼注视时,其视敏度的锻炼强度远大于双眼注视,这样有利于弱视恢复。在弱视遮盖治疗过程中,常因为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或孩子依从性差,而不能坚持遮盖或遮盖不彻底,以至视力提高缓慢。家长应明白治疗的重要性,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使其理解,坚持戴镜遮盖治疗。同时,要获得老师的帮助,督促孩子在学校坚持治疗。遮盖越严格、越彻底,视力提高越快。遮盖法如果再配合精细工作,如穿珠、描画、刻纸等,可加速视力提高。年纪小的孩子可穿珠子、穿扣子,年纪大的孩子可做穿针训练,还可以进行下跳棋、描图等多项趣味弱视训练。精细作业这类矫正训练配合必须科学。精细目力的训练作业,一般应持续15分钟左右。一些家长治疗心切,盲目延长训练时间,这样会使弱视眼产生视疲劳,反而不利于视力恢复。另外,要保证足够的精细度,例如视力达到0.7再穿较大的珠子,就起不到训练作用了。通过治疗,待弱视儿童视力达到较好的水平、双眼视力相等或相近时,就需要同时进行双眼视觉功能的训练。特别要提醒的是,弱视眼经过一个阶段治疗视力恢复正常后,有些家长就松了一口气,自行终止治疗,以至于使孩子的视力又重新下降。这属于弱视复发,因为弱视眼视力恢复后,仍需要巩固治疗一段时间,该阶段仍应继续遮盖,只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情况逐渐缩短遮盖时间,并应定期复查,一般随诊期为3年。医院三门峡市眼科研究院白癜风资深专家联袂亲诊白癜风吃什么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