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简介:宿艳,医院中医眼科副主任医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王静波教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郭霞教授学术继承人。兼任世界中联外治方法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山东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市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擅长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性治疗、视神经病变、葡萄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眼底出血、黄斑病变、小儿弱视、眼肌麻痹等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可接近于失明,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应如何防治老年性黄斑变性呢?带着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医院中医眼科副主任医师宿艳。
老年性黄斑变性不可逆 据宿艳介绍,黄斑区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老年人黄斑区的视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严重退化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我国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双眼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视力损害逐渐加重,且随患者的年龄增加而升高,该疾病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不可逆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在50到59岁年龄段患者中,检出率在5.7%左右,70到79岁老年人的检出率在20.2%左右,黄斑变性可引发视功能障碍和中心视力进行性下降,是致盲性疾病,而且是不可逆的。 宿艳表示,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原因目前并不是太明确,与年龄的增长以及遗传因素、环境影响、视网膜慢性光损伤、营养失调、代谢障碍等有关,可能为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出现临床症状需警惕“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表现包括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出现相对固定的黑影等,这些都是因为黄斑区感光细胞变性或者新生血管引起的一系列渗出、出血、瘢痕改变引起的。”宿艳表示,现实生活中,黄斑变性与老花眼和白内障的症状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患者都会在读书看报时视线模糊不清,出现阅读困难,不少患者因此容易将其相互混淆。如果是老花眼,那么在看报时看到的文字往往是模糊状的一团或一片,在凑近阅读时,看不清具体内容,拿远一点就会有所改善。而有黄斑变性时,报纸上一行行的字在患者的眼里会错行或者部分有缺失,人的影像也会变得扭曲。白内障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视力逐渐下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眩光、单眼复视以及屈光等改变。因此,如果突然出现看到的东西大小发生变化、视物变形、把直的看成弯的,就要警惕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可能,医院检查。
宿艳表示,老年性黄斑变性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可以使病情改善或稳定。现在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药物治疗手段快速发展,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的疗效得到大量临床研究证据的证实。“我院中医眼科中医药综合治疗也可以最大限度减缓视力下降、稳定或一定程度改善中心视力,改善视功能。通过中药口服、针灸、核桃灸、穴位注射等综合治疗,可以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提高广大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可通过饮食和生活调节宿艳表示,黄斑变性的患者可以在全身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和矿物质,叶黄素、玉米黄素、长链(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也对改善症状多有益处。在日常生活中,绿叶蔬菜、胡萝卜、玉米、南瓜、猕猴桃、开心果等食物中都富含叶黄素,只要注意饮食结构,做到营养均衡,通过饮食的摄取叶黄素就足够了。当然,身体缺乏叶黄素多一些的患者,可以补充一些叶黄素片。需要提醒的是,叶黄素不能在体内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因此,老年人可以适当多吃些这类食物。
在做好饮食调整的同时,宿艳建议,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遮光,避免过强的光线进入眼睛,以免对视神经细胞造成损伤。特别是夏天,阳光强烈,建议大家出门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宽沿的帽子。同时,戴墨镜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选择黄绿色、深色或棕色的太阳镜,而且挑选眼镜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此外,平时的用眼习惯也得注意,尤其要注意用眼时间,不能视物时间过长,即便工作再紧张,也应该用眼50分钟左右休息10分钟,可以远眺一下、闭目休息或者按摩睛明、攒竹、鱼腰、太阳、四白、风池等穴位,做好眼睛保健。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