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医院风湿科主任段婷介绍说,近年来,医院风湿科就诊的患者逐年增加,且痛风的发病年龄多在50岁上下,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男性患者远远高于女性患者,多数女性病人为绝经后妇女。她指出,防治“痛风”把握关键三要素,即控制尿酸长期增高、饮食控制、控制相关慢性病。
痛风是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因体内嘌呤代谢异常,使血中的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含量增高。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当患者饮食控制不佳,高尿酸血症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尿酸盐结晶就会沉积在各个关节,引起关节的变形并逐渐丧失其功能。随着尿酸盐结晶的增加,最后导致关节组织完全破坏,使关节丧失活动功能。痛风不仅可引起急慢性关节炎,而且常累及肾脏引起间质性肾炎、泌尿系统结石。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一定要控制好饮食,定期检查血尿酸浓度(每3个月1次),一旦发现血尿酸超过正常值,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段婷建议,防治痛风,饮食上应做到三多三少:一是多饮水,少喝汤。痛风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少喝肉汤、鱼汤、鸡汤、火锅汤等。多饮水也是一种治疗手段,它可以稀释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饮水要饮白开水,因白开水的渗透压最有利于溶解体内各种有害物质。痛风患者可以吃煮过的肉而不喝汤,因汤中可能已经溶入了50%的嘌呤。二是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痛风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异常,如果过多吃酸性食品,会加重病情,不利患者康复。而多吃碱性食物,能帮助补充钾、钠、氯离于,维持酸碱平衡。三是多吃蔬菜,少吃饭。多吃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增加维生素C,增加纤维素;少吃饭有利于控制热量摄入,限制体重、减肥降脂。
此外,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发生率有相关性。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加重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使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在规范治疗的同时,积极控制这些相关慢性病。
来源:中国医药报
武建设博士新作:《一学就会经典药方》
当今讲得最通俗的中药方,重新诠释传统药方的现代应用,针对自身情况,“一人一方”,开启全新求医问药之道。
当当、京东、亚马逊均有售!
武建设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