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的本质在结构上是一个双眼的问题,弱视除了视力受损外,还伴有显著的双眼交互抑制、眼位分离、注视不稳定、立体视深度知觉受损或缺失等,因此我们要注重双眼视的治疗。
视知觉学习是利用大脑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迁移性,通过特定的视觉刺激和视觉学习,激活视觉信号通路,矫治和改善大脑信息系统的加工和处理能力,修复双眼间的信息传导通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而传统的弱视治疗更多的是注重单眼的刺激。
基于虚拟现实的视感知觉推拉模型训练方法是弱视治疗领域新的治疗理念,对于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在训练时不遮盖的情况下进行双眼视觉训练,通过提高差眼,抑制好眼,把双眼间的竞争抑制关系变为双眼间的协同作用,从而使得差眼视力提高并且兼顾双眼视觉的建立。
大量数据研究显示,采用视感知觉学习训练后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升。且结果显示病例组训练前后双眼的等效球镜差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本方法能较好地稳定双眼间关系,防止屈光参差的进一步恶化。
与传统的训练方法相比,本研究使用基于虚拟现实的视感知觉训练为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强烈的、有反馈的视觉训练方案,患者通过完成难度处于临界阈值的视觉任务不断诱导和提高双眼高级知觉功能,较单纯遮盖更有效,而比传统枯燥的红光治疗、精细作业等依从性更好,故能在短时间内较快获得双眼视力的提升。而患者依从性是评价一种弱视治疗方法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弱视患者立体视缺失中尤以精细立体视损害最为严重且最难恢复。本研究训练后患者有精细立体视的人数比例从25%上升到55%,表明此方法可明显改善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精细立体视功能。
综上,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训练方法对近视性屈光参差弱视患儿的视力提升和精细立体视功能的建立都有效的。
弱视治疗的最终目的不能仅停留在提高中心视力上,即使弱视患者视力恢复到正常,还需继续巩固治疗,定期进行复查。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训练平台在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极大临床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