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俗称“斗鸡眼”,是一种在青少年儿童中比较多见的眼病。不少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斜视就会消失,这种看法其实是错误的。斜视不仅会给孩子的眼睛造成危害,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孩子日后的视力发育。
为什么会产生斜视?
眼的调节作用与眼的集合作用减弱
眼的调节作用与眼的集合作用是互相联系的,一定的调节带来相应的集合。常常由于调节—集合反射过强或少用或不用调节,集合力同时减弱,而形成共同性内斜视、共同性外斜视。
双眼单视是条件反射,如果在这个条件反射形成的过程中两眼视力不同,一眼视力受到明显的感觉或运动障碍妨碍了双眼单视的功能,就会产生一种眼位分离状态,即斜视。
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
某一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眼外肌附着点异常,眼眶的发育、眶内筋膜结构的异常等,均可导致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视。
遗传
临床上常见在同一家族中有许多人患有共同性斜视,斜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斜视的危害
视觉功能受到损害
斜视患者大部分都易形成弱视,斜眼视力差。即使斜视患者的视力正常,但看东西时,由于一眼偏斜,仅能用一眼注视目标,视野远不如正常人开阔,更重要的是斜视患者没有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从事许多专业会受到限制,例如:驾驶、绘图、精细工作等。
影响全身骨骼发育
某些斜视患者,由于眼球肌肉的麻痹,常采用歪头、侧脸等一些特殊的头位来克服看东西时的不舒适,医学上称“代偿头位”。如果不及早治疗,长期的“代偿头位”会导致全身骨骼发育畸形,例如:脊柱侧弯等。
影响美观
斜视严重影响美观,斜视儿童常被人起外号,难免给孩子的心理健康蒙上阴影,从而造成其孤僻、自卑及反常的心理。据调查,大多数斜视儿童容易自卑,并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交友。
如何及早地发现儿童斜视呢?
家长可以用手电筒给孩子做一下眼球正位的照射,当正常手电筒照在孩子两眼正前方时,两个光点会落在眼球正中间,这种情况可以判断孩子没有斜视。当孩子的黑眼球是歪向外边,证明孩子是有歪斜,还有一种是光点在孩子眼球的外侧。如果发现光点不在眼球的中间,医院进行正规检查。
另外,当孩子头歪向一侧的时候,家长可以用一块纱布,把宝宝的一只眼包住,遮住以后如果孩子的头位正了,或者是原来外45度,现在歪15度,那么肯定孩子歪头是跟眼睛斜视有关系的。
小儿斜视:重在预防
对于斜视的危害,相信大家都已经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孩子的斜视问题不容小觑,那么不想孩子患上眼疾,作为家长的你应该怎么做呢?虽然说先天性的斜视目前还没有办法可以预防,但后天的斜视多是由抚养方法不当引起的,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避免孩子出现斜视。
经常变换睡眠的体位
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多角度悬挂玩具
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增加眼球转动频率
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斜视应早发现早治
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斜视只是影响孩子的外貌,等他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变好。这其实是错误的。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否则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如何治疗斜视?
治疗斜视有两种方式,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治疗斜视,首先是针对弱视,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眼镜、戴眼罩遮盖、正位视训练。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的主要方法。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减弱)或缩短(增强)一眼或两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肌肉。轻度斜视可以戴棱镜来矫治。正位视训练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补充。
手术治疗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手术时机以6~7岁前为最佳。术后通过双眼视训练以增强和保持稳定的立体视功能。
-END-
医院经国家卫生部门批医院、医保定点单位、残联白内障康复定点单位。位于常武北路74号。
其建筑面积达多平米,院内医护人员70余人,共有住院床位64张。医院眼科专家陆漱玉、方国新、陈兵等为核心,打造了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团队,开设屈光专科、视光中心、白内障专科、青光眼专科、小儿眼科、角膜病专科、眼底病专科等。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立即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