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健康里
静享慢生活
弱视
什么是弱视?
凡眼部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9者称为弱视。弱视是眼科临床常见的儿童眼病,是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原因如知觉、运动、传导及视中枢等原因未能接受适宜的视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的视觉功能减退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视力低下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
弱视的分类
1、斜视性弱视(strabismicamblyopia)斜视发生后,两眼不能同时注视指定目标,同一物体的物像不能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因而引起复视,另外,当斜视发生后,双眼黄斑注视不同目标,由于融合功能存在,大脑中枢将两眼黄斑所注视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目标重叠在一起,因而产生混淆,因斜视引起的复视和混淆给患者带来极度不适,视中枢就主动抑制斜视眼黄斑输入的视觉冲动,当该黄斑长期处于被抑制状态后就会导致斜视性弱视的发生。
2、屈光不正性弱视(ametmpicamhlyopia)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中高度远视及散光,由于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出生至3岁)及敏感期(6岁之前),没有给予正确的验光配镜,视网膜上的物像始终是模糊不清的,大脑中枢长期接受这种模糊的刺激,久之便可形成弱视,这种弱视由于两眼视力相等或接近,没有双眼融合障碍,不引起黄斑深度抑制,故在配戴合适眼镜后,两眼视力均会提高,是弱视治疗效果中最好的一种。
3、屈光参差性弱视(anisometropicamblyopia)双眼屈光度不等叫屈光参差,大多是远视,双眼球镜之差≧1.50D,柱镜之差≧1.0D,由于屈光参差太大,落在两眼视网膜上的物像清晰度和像的大小均不等(双眼屈光度每相差1.0D,双眼物像大小相差2%),视中枢易于接受物像较清晰一眼的视觉传导,而抑制来自屈光不正较大的眼球的物像,久而久之屈光度较高的一眼的物像被抑制而形成弱视,即使两眼的屈光不正完全矫正,但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大小不等,物像大小之差超过5%时视中枢就很难将这一大一小的物像融合成1个,所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形成是两眼视网膜物像的不等,视中枢融像困难所出现的主动性抑制屈光不正度数较高一眼物像传导的结果。
4、形觉剥夺性弱视(deprivationamblyopia)在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期(3岁以前)由于角膜病,先天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及患眼病而进行遮盖治疗时所引起的弱视称为形觉剥夺性弱视,因为它是发生在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会对视力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因此必须强调尽早去除剥夺因素,尽早进行弱视治疗,否则这种弱视将成为不可逆性,vonNoorden认为,8岁以上儿童视觉已基本成熟,能抵制产生弱视的因素,不会发生弱视。
5、先天性弱视(congenitalamblyopia)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vonNoorden推测新生儿因急产,难产,助产等易发生视网膜黄斑部,视路出血,由此可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而导致弱视,而经临床观察,随访,发现新生儿视网膜黄斑出血能很快被吸收,并不会因此而引起弱视。
怎样及时发现?
在孩子看物体出现模糊看不清,在相关机构检查视力,一般情况下,4岁的孩子矫正视力低于0.5,5岁的孩子矫正视力低于0.6,6岁的孩子矫正视力低于0.8,那就要考虑到孩子弱视的问题了。发现弱视,要尽早的配眼镜和弱视训练。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治疗恢复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
常见治疗弱视方法
1、遮盖法:有传统遮盖法(盖主眼,强迫弱视眼注视)及倒转遮盖法(盖旁中心注视弱视眼,使之转变为中心注视)。遮盖法也可以是完全性或部分性,前者是指全日遮盖(睡眠时可以去除,但在起床后立即盖上),后者是指每天遮盖数小时。治疗发育性弱视,初起时必须全天遮盖,以后为维持巩固所获得的视力,可以施行部分遮盖法。目前学者们都主张遮盖主眼,强迫弱视眼注视。遮盖法可以清除由于刺激注视眼而造成的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直到目前它还是治疗弱视的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
2、压抑疗法(penalization):原理是利用过矫或欠矫镜片以及每天点滴阿托品以压抑主眼功能,弱视眼则戴正常矫正镜片看远或戴过矫镜片以利看近。
3、视刺激疗法(CAM):利用反差强、空间频率不同的条栅作为刺激源来刺激弱视眼以提高视力。条栅越细,空间频率越高。为了让大多数感光细胞都得到训练,这个刺激仪的条栅可以转动,这样就能使弱视眼的感光细胞在各个方位上都能接受不同空间频率条栅的刺激。(刺激光感受器)
弱视的预防
1、在婴幼儿时期就要注意用眼卫生,让小孩的毛巾,手帕,脸盆跟大人分开使用,以免染上急性结膜炎,沙眼等传染性眼病;教育小孩不用脏手揉眼睛;不要给小孩玩弄剪刀,针等锐利坚硬的东西,以免伤及眼睛。
2、教育小孩子注意用眼卫生,小孩在玩玩具,看连环画或画画时不要距离太近,要保持正确姿势,且灯光要充足,不要太暗或太强,通常在小孩4医院检查一下视力,一旦发现情况,应及时治疗,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做眼保健操,预防近视眼。
3、少年儿童正值生长育时期,应鼓励孩子多吃粗粮,杂粮,蔬菜,水果,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最好不要吃零食,不要偏食,还应鼓励孩子们多到室外活动,参加有益的体育锻炼,注意眼睛的营养供给。
4、注意预防传染眼病及全身性疾病,许多传染性眼病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的,不管是得了什么眼病,医院去治疗,一些全身性疾病对眼睛也有很大影响,如结核病,肾病等,因此,要注意防治,避免延误病情。
儿童弱视的最佳矫正年龄,通常是越早越好,即在出生后一直到12岁的阶段。因为从出生后到12岁的阶段,儿童视觉发育的可塑性比较好,此时进行弱视治疗达到的效果比较好。在儿童越幼小的时候,视觉发育的可塑性越大,类似于一个儿童的身高,在年龄越小、身高越矮的时候,向成人发展的空间越大,身高已经接近成年人的儿童,身高增长的空间几乎没有。因此对于弱视的患儿,要早发现、早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END--
爱眼刘先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