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目前已成为小儿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弱视患病率2%~4%,医院就诊治疗的不到一成。
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小儿眼科的常见病,它的医学定义是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不达0.8,目前,我国弱视标准为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
弱视通常累及一只眼睛,一般发生于出生至7岁之间,早期治疗可逆转弱视的发展,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小,儿童就约有可能拥有良好的视力。
弱视是如何形成的?
弱视并不是视力弱,也不是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如果吧人眼比成照相机,近视、远视可以理解为相机的焦距没有调对,需要重新对焦,对于眼睛来说就是需要佩戴眼镜了。
有了清晰的底片一般都能冲印出清晰的照片,但视网膜上有了清晰的成像却不一定能被视觉中枢“清晰地感知”,所以就形成了弱视。
那么为什么中枢神经会无法清晰感知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呢?
例如白内障会遮挡外界光线进入眼内,使视网膜得不到光线的刺激,视觉中枢也得不到外界物象的刺激,从而影响了视觉系统的发育。如果先天性白内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就算孩子长大后进行的白内障手术很完美,但是视觉中枢的知觉能力没有发育起来,仍会形成严重的弱视。
又例如一个患有屈光参差的孩子,一眼为好眼,一眼为有屈光问题的眼睛。正视眼总能把清晰信号传给视中枢,患眼传输给视中枢的信号总是模糊的,视中枢会更愿意接受来自健眼的信号,而把来自患眼的信号抑制掉,患眼功能不发育,形成弱视。
孩子弱视有哪些早期征兆?
孩子弱视有五个小征兆,平时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视力异常行为,以下5点可判断孩子是否有早期弱视:
1.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
2.观察孩子双眼、单眼注视时的情况,注意他看电视时是否喜欢凑得很近。
3.观察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比如是否喜欢抬头、低头看。
4.观察孩子看物体的时候,能否稳定地注视,如果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则有弱视的可能。
5.孩子走路是否常常跌倒,老拿不到东西,也可能是弱视影响到他抓不准物体的距离感。
弱视要如何治疗?
1、用眼罩挡住健眼或者用滴眼液、眼镜让健眼的视物变得模糊
治疗弱视需要让儿童使用弱视眼,刺激弱视眼视力发展,经过一定的时间,弱视眼可以得到纠正。
2、如果弱视是由其他疾病,例如白内障等引起的,需要先治疗原发性疾病。
如果在学龄前发现弱视,并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一般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即使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也不要放弃治疗,否则孩子就永远是弱视。孩子本身对视力好坏并不知道,所以在孩子视觉发育敏感期(学龄前),医院检查眼睛,这是早期发现弱视的最有效方法。
本文编自网络,医院网观点,其中若有文字或图片侵犯您医院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