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焦点照明:照明系统和光学系统都聚焦于要观察的角膜部位上。
但有时一些细微的变化和病变需要使用裂隙灯后部照明法观察。此时照明系统聚焦于角膜后的虹膜或晶体上,照亮虹膜或晶体,其反射光线从后面投射到角膜上形成光源,而裂隙灯的光学系统则聚焦于角膜上观察。照明光线是从角膜后来的,所以称为后部照明法。
后部照明法:照明系统聚焦于角膜后的虹膜上照亮虹膜,其反射光线从后面投射到角膜上形成光源,而裂隙灯的光学系统聚焦于角膜上观察。
下面以实际图片说明后部照明法的使用
上图是一个角膜KP的病人,使用裂隙灯直接焦点照明。裂隙灯的光线和焦距都直接放在角膜后表面上,可以看到白色羊脂状的点状KP。
上图,同一个病人,使用的是后部照明法。照明系统聚焦于角膜后的虹膜上照亮虹膜,其反射光线从后面投射到角膜后表面,而裂隙灯的光学系统则聚焦于角膜后表面观察。此时看到的KP在相对暗的角膜上,对比度高,更明显。
上图是一个角膜新生血管的病人。使用后部照明法,裂隙灯的光源照亮后方虹膜后反射回角膜,光学系统聚焦与角膜上看到新生血管。较直接照明的方法明显很多。
后部照明法在角膜微小病变如:KP、新生血管、上皮脱落、基质水肿、内皮细胞等的观察上都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照相时应注意间接照明的亮度要比直接照明处低得多,应按间接照明处的亮度选择曝光量,否则必将产生曝光不足的结果。
《眼科.视光-屈光矫正学》
《眼科·视光-屈光矫正学》是作者根据徐广先生建议,编写的一部关于验光后怎样进行屈光学处置,以使被测者获得佳矫正效果的专著。本书是我国本以眼的屈光不正和眼-视光学异常为对象,介绍使用框架眼镜对屈光不正以及眼病所涉及的屈光问题进行矫正与矫治具体方法的实用性书籍。本书既对眼科-视光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矫正和矫治基本原则进行了介绍,也对矫正与矫治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办法。本书还对白内障、青光眼、弱视眼、屈光手术后残留屈光的验光配镜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本书文字通俗简洁,图文并茂,特别适合眼科医生、验光师、配镜师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自学和日常工作中的查阅。本书为从事眼视光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人员查阅相关知识提供免于翻阅过多书籍的便利,还可供各类视光学院校师生使用。
一章眼的屈光1一节屈光概述1一、眼的屈光1二、眼屈光的要素3三、眼屈光与眼-视光学5四、眼-视光学6二节正视眼与非正视眼8一、正视眼9二、非正视眼9三、与光学矫正有关的屈光异常10三节屈光不正的分类方法11一、屈光元件的性质11二、根据发生的特点13三、屈光不正的性质15二章屈光矫正16一节屈光矫正16一、屈光矫正16二、矫正视力18三、屈光矫正方法19二节屈光不正的光学矫正23一、眼屈光的光学特征23二、屈光矫正的目的25三、光学矫正的局限性27三节屈光矫正适应证与局限性33一、屈光矫正的适应证33二、屈光矫正的局限性34四节屈光检测与矫正效果36一、屈光检测是基础36二、屈光矫正的效果38五节屈光矫正的总原则39一、矫正的总原则39二、应当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