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家孩子说看不清黑板了。”
“孩子眼睛没什么病变,但是视力这么差,验光看看戴眼镜能不能提高视力吧。”
“能不能不戴眼镜啊,我们几年前看病就说让戴眼镜,我们没戴,怕越戴度数越大。”
“。。。。。。先验光看看吧。”
验光中“孩子多大了?”
“15岁。”
“哦,那不用戴眼镜了。”
“太好了!那有什么办法让孩子提高视力?”
“我的意思是视力不可能提高了,没有必要戴眼镜了。”
“啊?!大夫你别吓唬我们啊,我们戴眼镜还不行吗,多大度数的都戴!”
“孩子弱视,而且已经错过了治疗时机,戴多大度数的眼镜都不能提高视力了。”
“那我孩子的视力就没救了吗?”
“嗯,虽然很难接受,但事实就是这样。”
这是眼科医生都遇到过的场景,家长有多崩溃,大夫就有多无奈。医院给孩子的视力判了“死刑”,很多家长下一步就要去各种声称能治疗弱视、提高视力的机构去“捐钱”了,因为不甘心,就很容易被忽悠,最终还是失望收场:花了很多钱,耽误了孩子很多的时光,视力还是和原来一样。
这一切悲剧都是源于大家对于一个眼科常识的无知:弱视
本期睛彩关键词:弱视
看不懂,不用怕,我会尽量说人话:
什么是弱视?弱视,顾名思义,就是视力很弱,没有达到正常的标准。
弱视的孩子也可以看东西,也可以生活,但是他们永远也不能体会我们享受的“高清”是个什么概念,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的不一样,他们认为的清晰,是我们认为的模糊。我们经常能在网上看到一些焦虑的帖子:“成年弱视还能治疗吗?我想考驾照。。。。。。”
的确,成年以后,许多工作和社会活动都会因为视力的原因将他们拒之门外,考驾照、报考军校、精细的工作都可能与这些孩子无缘。日常生活也会受弱视的影响,比如双眼无法完美配合,从而无法很好的享受3D电影。
家长的普遍错误眼镜越戴,眼睛越坏!每一个家长都不想让孩子戴眼镜,这是人之常情,但是需要因地制宜。如果孩子的眼睛已经出现了问题,需要戴眼镜治疗,那就一定要抛弃这种执着。孩子已经必须要戴眼镜了,我们希望孩子不戴眼镜的这种想法已经不适合孩子的现状了,那就请毅然决然的放弃自己对眼镜的成见!
经常能看到一些家长,在弱视可以治疗的年龄,不想让孩子戴眼镜,坚信“越戴眼镜,眼睛越坏”,去放任不管,或者去所谓的治疗机构尝试各种视力恢复的“科学方法”,最终导致错过治疗时机。四处碰壁之后,无奈的接受了孩子必须戴眼镜的事实,医院说:“那就戴眼镜吧,虽然很不情愿让孩子戴眼镜”,却被医生告知:“戴眼镜已经没用了,弱视已经形成了,无论戴什么眼镜,视力都不会好了。”
弱视需要戴度数很大的眼镜才能看清好多家长认为弱视就是需要戴度数很大的眼镜才能看清,这是大错特错!一定要搞清楚一件事情:无论是近视、远视、还是散光,如果没有弱视,那么戴上眼镜或者做了屈光手术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世界;如果有了弱视,那么戴上眼镜或者做屈光手术也无济于事,孩子永远也不可能清晰的看到世界了。
为什么会弱视?孩子视力的发育是有规律的,刚出生的婴儿眼睛没有完全发育好,所以视力很差。出生后,眼睛每天接受外界环境的适当光线刺激,视力才能逐渐健康的发育起来。我们知道,人的发育都有一个“终结点”,比如人到了一定年龄,骨骼就不再发育,也就不能再长高了,如果在这个“终结点”之前,你没有长到满意的身高,那以后也就不可能再达成这个理想了。眼睛也是一个道理,到了一定年龄,眼睛也会停止发育,如果在这个“终结点”之前,眼睛没有发育完全,那么以后也不会再达标了。
弱视,就是孩子的眼睛在限定的时间内没有发育完全。成年以后,再怎么补钙、锻炼,也不会长高了;弱视以后,再怎么戴眼镜、做治疗,也不可能看清楚了。
孩子视力发育的终结点在哪?是什么在阻止孩子视力的发育?怎么治疗弱视?为什么按照医生说的做了,还是没有治好弱视?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