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眼病是因使用药物而引起的眼病。药物副作用的最常见表现是在胃肠道、神经系统及皮肤过敏等方面。正因为药物引起的眼部不良反应常不为人所知,就容易被人们忽视,甚至有的眼科医生还误将有些药源性眼病当作原发性眼病治疗,结果收效不佳。临床观察发现,滥用以下药物可导致药源性眼病,或造成眼睛损伤。
抗生素如青霉素可引起过敏性结膜炎,使眼结膜充血、水肿、刺痒和异物感,严重者角膜可出现白色分泌物甚至角膜溃疡。链霉素、氯霉素会引起过敏性视神经炎。炎症若未及时控制,将导致视神经萎缩。四环素可引发视乳头水肿,特别是与维生素A合用时更易发生,以儿童多见。磺胺类药物可使视神经乳突发生水肿,造成急性近视。多黏菌素B的眼部不良反应主要是复视、眼球震颤等。抗生素引起的视力损害一般与过敏体质有关。
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氟美松等,长期使用者会削弱免疫力,引起水钠潴留,诱发眼部感染、眼压升高、青光眼及白内障。因此,使用激素应严格掌握适用症、用药剂量及时间,避免不良反应。
抗结核药乙胺丁醇对视神经有一定损害作用,易引起球后视神经炎、色盲及视网膜出血。应用该药抗结核治疗时,需同时服用维生素B6,并要定期检查视力,眼底、视野出现异常,及时停药。
(眼睛累了休息一下~)
抗精神病药长期使用氯丙嗪会使患者眼睛产生异物感、畏光、灼痛和角膜浑浊,严重者引起眼星状白内障和夜盲症。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对小脑平衡中枢有较强的兴奋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小脑功能失调,引起眼球震颤、眼肌麻痹、视野缩小、视物模糊。
抗心律失常药如强心甙类药物洋地黄、地高辛、西地兰等。强心甙中毒时可引起黄视症或绿视症等视觉障碍。
解热镇痛药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等药的患者可出现过敏性结膜炎、眼压增高、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出血、中毒性弱视、弥漫性视网膜变性、角膜基质混浊等病症,甚至会失明。
阿托品广泛用于解痉、止痛、抑制腺体分泌、抗休克和治疗心律失常。能松弛瞳括约肌、抑制眼睫状肌收缩,使瞳孔散大、视物模糊。
氯喹是一种抗疟、抗结缔组织病(如关节炎)药物,可引起眼内光敏度和色素的改变,从而导致视力减退。
服药者一旦出现视力减退或视觉障碍,要及时停药并请眼科医生诊治。
(作者单位: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公益性合作请联系
刘医生-
欢迎您加入辽宁乡医联盟
QQ学习群
也可扫码添加刘医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