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COOC会议期间,复旦大医院、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组员刘红教授接受了《国际眼科时讯》的采访,对于现在发展比较快速的视觉训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斜弱视诊疗指南的意义做了解读,同时也介绍了斜弱视领域的新术式和新疗法,最后,刘红教授还对基层斜弱视医生提出了建议。
视觉训练有必要吗?
对于弱视的视觉训练,刘红教授持保守态度。刘教授认为,对于弱视的发病机制,目前比较认可的其一是形觉剥夺,找到形觉剥夺的原因然后去除原因就可以治疗,屈光不正导致的弱视也是形觉剥夺,因此给予屈光矫正,戴上正确的眼镜,也是病因治疗。其次是优势眼对于弱视眼的抑制,同样从弱视发病的病因来说,通过遮盖法或压抑疗法去除抑制也就已经足够,一般不需要做过多的特别训练。
当然,对于高度远视伴有重度弱视的孩子,做一些适当的训练是可以的,但即便如此也不需要过多的弱视训练。对于成人和青少年弱视,给予双眼视觉训练,目前也在积极探索中。
弱视诊疗指南,是指南更是福音
目前中国已经发布了新版弱视诊疗指南,刘教授认为,该指南对于眼科医生尤其是对广大基层医生来说是很好的指导。在指南发布以前,临床实践中关于弱视的诊断标准实际上将其发病率扩大化了,过去会把不是弱视的患者诊断为弱视,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精神和经济层面的沉重负担。所以指南的发布对于基层医生来说是一个指导,对广大患者来说更是一个福音。
斜视新术式和新疗法
关于斜视手术,刘红教授认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术式,比如高度近视相关性的固定性内下斜的Yokoyama手术,以及本次大会上李俊红主任介绍的“将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外直肌Y型劈开转移到内直肌”都是比较好的手术方式,都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而目前国外对于肉毒素应用于斜视患者的研究比较活跃,有相当一部分斜视医生在这一领域摸索创新,有些研究已经显示出不错的临床效果。
对于基层斜弱视医生的建议
对于弱视来说,因为有指南的指导,加上弱视的治疗原则比较清楚,所以基层医生比较容易开展弱视的诊治。
而斜视则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基层医生如果有兴趣从事斜视这方面工作则需要受到专业的培训。即便基层医生对于斜视只是有个大概了解也能够大大帮助斜视患者,因为他能够给出判断和建议,让患者及时地实行转诊。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