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指单眼或两眼视力低于正常,又无内外眼器质性改变,经配戴眼镜仍低于0.9。弱视发病率占正常儿的3%,且半数以上与斜视有关。我国有3亿多儿童,有多万儿童患有弱视。
02弱视的病因
1、斜视性弱视:斜视发生后,两眼不能同时注视指定目标,同一物体的物像不能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因而引起复视。另外,当斜视发生后,双眼黄斑注视不同目标,由于融合功能存在,大脑中枢将两眼黄斑所注视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目标重叠在一起,因而产生混淆。
2、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中高度远视及散光,由于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出生至3岁)及敏感期(6岁之前),没有给予正确的验光配镜,视网膜上的物像始终是模糊不清的,大脑中枢长期接受这种模糊的刺激,久之便可形成弱视。
3、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屈光度不等叫屈光参差。大多是远视,双眼球镜之差≧1.50D,柱镜之差≧1.0D。由于屈光参差太大,落在两眼视网膜上的物像清晰度和像的大小均不等(双眼屈光度每相差1.0D,双眼物像大小相差2%),视中枢易于接受物像较清晰一眼的视觉传导,而抑制来自屈光不正较大的眼球的物像,久而久之屈光度较高的一眼的物像被抑制而形成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期(3岁以前)由于角膜病、先天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及患眼病而进行遮盖治疗时所引起的弱视称为形觉剥夺性弱视。因为它是发生在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会对视力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
5、先天性弱视。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vonNoorden推测新生儿因急产、难产、助产等易发生视网膜黄斑部、视路出血,由此可能影响视功能的正常发育而导致弱视,而栗屋忍经临床观察、随访,发现新生儿视网膜黄斑出血能很快被吸收,并不会因此而引起弱视。
03弱视的表现
1、不能追随移动物体。
在孩子们玩耍的时候,宝贝的目光不能够随时追着物体移动。这时候的宝妈们就应该注意了,多观察下孩子是不是经常这样,若是经常医院眼科检测眼睛了。
2、怕光,见光就烦躁。
弱视的孩子通常都怕光,见到光会急躁。
3、斜着头看东西。
在需要用眼的时候,孩子头会向某一方向偏转、倾斜,或者下巴压低、抬高等不良的姿势。这是因为孩子看不清楚,不自觉的改变体位寻找清晰的角度。
4、手眼协调能力较差,容易碰撞和跌倒。
走路的时候总摔跤,自己走着就摔了,尤其在台阶更容易摔。
5、看不清楚东西,凑得很近看电视、看书。
6、看物体有重影现象(一物看成两物)。
7、眼外观异常。
眼睑下垂,黑眼球有白斑,两眼大小不一,瞳孔大小或形状不一。
8、单只眼睛偶尔或者经常向内或者向外偏转。
偏斜视是弱视的前兆。
9、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眼球震颤,即发生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
04弱视的危害
由于患弱视的眼视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远视力低于0.8,如不及时治疗,患眼的视力会永久低下。弱视不但视力差,同时也没有立体视觉,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正常空间,不但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也无法体验感受到大自然美丽的风光。所以患弱视如不及时治愈,将严重影响到一生的前途、命运和生活质量。很多弱视儿童因此辍学,有的丧失了生活能力。如果万的弱视儿童都不能治愈,那么影响的不仅是万的儿童,还有万的家庭,甚至影响到后代,从而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人口素质。
05弱视的治疗
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弱视是有希望治好的。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成人后则治疗基本无望了。从视觉发育来讲,儿童12岁以前是视觉发育的可塑期,其中0~3岁是儿童弱视治疗的关键期,3~8岁是治疗的敏感期。12岁以后再治疗弱视,视力恢复的机会就很小了。孩子一旦被确诊为弱视,家长应马上为孩子配好眼镜,并坚持每天都戴,绝不能时戴时摘。每年应进行一次散瞳验光,如眼镜不合适要立即更换。弱视患者除了坚持戴眼镜外,还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弱视训练,帮助提高视力,有效地治疗弱视。目前弱视治疗方法仍为传统遮盖加精细目力训练。除了传统治疗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中药对眼部穴位冷敷的方式,补充先天营养不足,修复角膜、晶状体等眼部各受损组织,促进发育异常的眼球和眼部神经的机能,以达到缓解和改善弱视的效果。孩子越小吸收的越好,弱视改善的程度越高!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早期治疗好吗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