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是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如高度远视、斜视、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等)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一种视功能发育滞后状态。
01弱视问题自检自查
孩子是否眼神不对,看东西时有一只眼或两眼交替偏斜,呈间歇性或经常性?
是否两眼睑裂宽度不同,眼睛一高一低?
是否歪头视物或将头转向一侧或在太阳光下闭一只眼睛?
是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看东西重影,写字总串行?
是否经常眩晕、恶心、步态不稳、运动障碍等全身症状?
如果孩子符合以上选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您的孩子可能患有斜视。
儿童斜视、弱视的最大危害,就是不仅会造成视力低下,而且双眼常常没有完善精细的立体视觉,例如不能看3D电影、下楼梯时眼睛没有深度感,同时还影响儿童的面部美观及颈部成长发育,从而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自卑感。
在幼儿时期,由于儿童鼻梁尚未发育,加上眼内角与鼻根部皮肤较紧,以致两眼内眼角之间较宽些,使两眼内侧的眼白部分被遮,显得外侧的眼白部分多于内侧,好像两眼内斜。只要待鼻骨发育高些,将两眼间皮肤撑起,就不再显内斜了。
但是真正的斜视就不如此,儿童长大,斜视不变。如到入学时再查视力,会发现斜视的眼视力不好,也不能用眼镜矫正,这称之为弱视,也就是经过检查来发现眼有器质性改变,而视力又不能矫正。
另外有些小孩子即使眼位是正常的,看起来也有点像“对眼”,通常称之为“假性内斜视”。虽然说这种外观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会好转,不需治疗。也有些家长把孩子喜欢歪头看电视当作斜视,其实这不一定是眼科所指的斜视,应认真检查是否有真性斜视或散光等问题存在。
03斜视弱视一定要尽早治疗
专家强调,儿童一经发现有斜视、弱视,一定要尽早就诊,积极治疗,而且力争在幼年得到及时的治疗,以促进双眼视功能的恢复。如若抱着“等长大再说吧”的老观点,那将是一个极大的错误,会导致孩子的终身遗憾。
小孩的视觉发育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成人才算发育结束。发育最快的时期是从出生到2岁,2岁到12岁也相对较快(视觉发育敏感期)。在这个时间段内治疗斜视、弱视是最佳时期。
由于斜视分多种类型,需要详细地检查,由医生综合分析确诊后,进一步明确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例如外斜视即使在年龄较大时手术,也有恢复双眼视觉功能的机会,但发病早的内斜视如果未能在5岁前双眼视觉发育尚未完成时矫正眼位,则几乎不能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如果是弱视,3岁是治疗的关键期,3~6岁为治疗的敏感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12岁之后治愈的希望则非常渺茫,视力也会永久低下。
04
孩子得了弱视怎么办?
首先,要有信心。
及早的配合弱视的医生进行治疗,找到发生弱视的原因。由于导致弱视的因素不同,所以进行治疗的方案也不尽相同。而在临床工作中,多数弱视患儿同时存在多种发病原因,必须认真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才能正确诊断,处理得当。
同时弱视的治疗需要在儿童视功能发育期(3岁前为关键期、10岁前为敏感期)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否则超过治疗年龄(一般12岁为治疗极限年龄)将会导致终生的视功能低于正常或双眼视功能(如立体视等高级功能)丧失,影响正常的学习、就业与生活。
其次,要有耐心。
因为弱视的治疗过程即是促进视觉发育的过程,疗程一般较长。治愈平均需要18个月左右。疗程长短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
轻度弱视者,若坚持治疗,数月即可治愈;重度弱视需2—3年,其中依从性差者需5—6年甚至不能治愈。
最后,要有决心。
由于弱视患儿处于发育阶段,功能的建立与恢复后极不稳定。为了保持疗效的稳定及防止复发,治疗期间须严格按要求复诊。所以对于初见效就立即停止治疗,而不进行巩固治疗,孩子弱视眼的视力很快又会下降。
对于这一点,家长要注意。不能在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后,就如释重负,放松甚至停止了治疗,这样会导致孩子的弱视很快又复发。因此要进行巩固治疗,并最终经过三年的随访,直到患儿的视力一直保持正常才算治愈。
因此,得了弱视不可怕,让我们拿出信心、耐心以及必胜的决心彻底治愈弱视,让孩子为自己的未来绘出雄伟的蓝图。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