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眼病就诊季,医院斜弱视小儿眼科门诊量迅速增长,很多弱视孩医院就诊。
01
什么是弱视?
弱视: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即两眼眼镜度数相差较大)、高度屈光不正等异常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即散瞳验光后的戴镜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龄为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经过屈光矫正,视力仍达不到0.8或相应年龄的视力。只发生在9岁前,属于视觉发育异常,眼睛无器质性病变。
02
弱视可以自愈吗?
儿童的弱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有些轻度的弱视随着年龄增长,眼睛发育,视力会提高。中度和重度的弱视,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痊愈。
因为儿童眼睛的视力发育是阶段性的。比如说刚出生的孩子,看东西的距离仅仅是一尺,那么四个月以后,看东西的距离是半米。随着儿童眼睛的发育,看东西的距离会逐渐增加,儿童视觉的敏感度也逐渐提高。
如果说一个孩子出生以后,由于斜视或者屈光不正造成的这种弱视,那么,在这个孩子出生以后视觉指标就不好,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发展而自愈,只能停留在出生时候的状态。因此,提醒大家弱视一定是要经过系统的治疗。
03
弱视治疗越早越好
关键在于越早治疗越好,错过儿童视觉发育的黄金时期,恢复几率指数型下降。
尤其是超过12岁的儿童,弱视治愈的希望较小,某些类型的斜视也仅能矫正眼位,无法恢复正常的双眼单视功能(立体视觉)。
1-3岁:治疗关键期
4-8岁:治疗敏感期
9-12岁:视觉发育接近成熟;还有希望,但疗程长
12岁后:希望较小
因此,学龄前是治疗弱视的黄金时机,而成年后治疗弱视基本无效。而斜视在成年后治疗,只能改善外观,立体视觉以及斜视眼丧失的视力难以恢复。
04
弱视如何治疗?
一、光学矫正
对于屈光性弱视患者(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及合并屈光不正的其他类型弱视患者(合并屈光不正的斜视性弱视及形觉剥夺性弱视),配戴眼镜的度数应参照睫状肌麻痹验光的结果,正确的光学矫正能够显著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大量研究显示患有双眼屈光性弱视的儿童,甚至有斜视的儿童在单用光学矫正后,弱视眼的视力也有实质性提高。通常儿童对眼镜有较好的耐受性,特别是当视力有所提高后。正确地配戴和调试有利于患者接受眼镜。在婴儿中应用头带或柔韧的一片式框架更适合,也可用带子固定眼镜或用绳索系紧眼镜的柄脚和弹性铰链来戴好眼镜,对于儿童来说聚碳酸酯镜片更为安全。
二、遮盖
遮盖疗法可以提高单眼弱视患者弱视眼的视力或双眼弱视患者较差眼的视力,也可能在一些儿童中改善斜视。遮盖最好应用不透明的眼罩直接粘在非弱视眼的周围皮肤上。遮盖后再戴上处方眼镜。在眼镜框上装上布套来遮盖有可能会造成“偷看”。
近年来的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在治疗7岁以下重度弱视(视力为0.16~0.2)儿童中,每天给予6小时的遮盖可以产生与全天遮盖疗法相似程度的视力提高。在中度弱视(视力为0.25~0.6)的儿童中,每天给予2小时的遮盖与每天6小时的遮盖治疗效果是相似的。对于10岁及以下年龄的弱视患者,遮盖疗法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若治疗3~4个月视力提高不理想可延长遮盖时间或转换为光学压抑。对于12~17岁的大龄儿童,遮盖的效果与之前是否进行过弱视治疗有关,若未接受过弱视治疗,遮盖疗法仍可提高弱视眼视力。
三、药物性或光学性压抑疗法
如果非弱视眼是远视眼,药物性压抑疗法可以用于治疗弱视。可以应用睫状肌麻痹剂,大多数常用1%阿托品眼膏或凝胶来对非弱视眼进行光学离焦的治疗,可应用于中度弱视、遮盖性眼球震颤、遮盖失败或需要维持治疗的儿童,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改变健眼的光学矫正来引起视物模糊已被用于治疗弱视眼。然而,这种技术的有效性具有相当大的变异且缺乏随机临床试验验证。
四、手术治疗弱视的病因
当弱视是由于屈光间质混浊导致的(如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角膜混浊)或上睑下垂的程度已经到了不进行手术就会阻碍成功的弱视治疗时,应当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后仍然需要弱视治疗。
五、弱视的随诊
确定弱视眼的视力是随诊评估的主要目标。随诊检查应当安排在开始治疗后的2~3个月进行,但是时间的安排应根据治疗的强度和患儿的年龄而有所不同。根据随诊检查的结果以及对治疗依从性的评估,治疗的方法可能需要调整。当眼科医师确信儿童已经获得最好视力时,治疗强度应当逐渐减少直至维持治疗。如果当减少治疗时,弱视眼的视力能够维持就可停止治疗,但是为了预防部分患者停止治疗的第一年内复发,仍然需要进行有计划的随诊。
温馨提示:如果您的孩子有任何斜弱视方面的困扰,一定要尽早医院就诊,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祝愿每一位小朋友,都拥有健康视力!
权威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王乐今(近视防控专委会国家级顾问)
博士生导师、教授
擅长:多种类型的斜视、小儿眼病、遗传性眼病、青少年近视的预防和治疗、视疲劳的诊断与治疗
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学科带头人、医院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基础研究与发展学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美国眼科协会国际会员、国际斜视协会会员
专家介绍
吴丽莎(近视防控专委会省级专家)
主任医师、小儿眼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青少年近视防控和斜弱视治疗,白内障、眼底病、角膜病、青光眼等各种疑难眼病。
福建省资深眼科专家。长期担任全国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常委,漳州市眼科学会副主委,是漳州市农工党市委会常委和多届漳州市政协委员。
医院眼科主任,是福建省最早从事儿童斜弱视普查和防治的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青少年近视防控、弱视斜视的防控治疗。曾担任漳州市卫生职业学院眼视光教研室主任,亲自主持漳州市儿童近视斜视弱视系统化普查二十多年,是漳州教育系统眼保健专家和眼健康教育专家。
专家介绍
高素梅(近视防控专委会省级专家)
医院业务副院长、副主任医师、近视防控专委会专家
擅长: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小儿眼病、角膜塑形镜验配、中重度干眼症、眼前后节激光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
福建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眼视光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对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小儿眼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眼后节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熟练操作眼前节激光机、视网膜激光机。对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及眼底OCT的解读有丰富的经验。
专家介绍
郝凤珍(近视防控专委会省级专家)
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角膜病及眼表疾病、小儿眼病、青光眼、泪道疾病、白内障等。
厦门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厦门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兼职教授、厦门鹭江讲坛报告人。毕业于吉林医学院(现北华大学),曾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医院研修多年。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
专家介绍
郑丽梅(近视防控专委会省级专家)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医院门诊部主任、视光中心负责人
擅长:各类角膜屈光手术(尤其是个性化微飞秒激光手术、二次修复屈光手术、疑难性屈光手术)、后巩膜加固手术、特殊视光疾病、特殊眼镜验配(RGP、OK镜)、斜弱视、小儿眼科、综合眼科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眼科学会眼视光学组委员
福建省眼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优生优育与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厦门医学院副教授
厦门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
厦门市行为医学会理事
厦门市委“鹭江讲坛”报告人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
年爱尔康屈光案例交享汇全国总决赛亚军
荣获中国个性化微飞秒复杂病例手术设计睛锐奖、中国个性化屈光手术经典案例贡献奖、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厦门市最有人情味青年医生,厦门市优秀志愿者,厦门医学院“优秀带教教师”。
专家介绍
王璟琪(近视防控专委会省级专家)
主治医师、讲师
擅长:飞秒激光及准分子激光、飞秒激光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病与干眼症的治疗、特殊眼镜验配(RGP、OK镜)、角膜移植术。
亚太白内障屈光手术医师学会成员,厦门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优秀共产党员。擅长干眼症诊治,创建干眼特色门诊,率先开展干眼症OPT治疗,开展省内首例生物角膜移植术。擅长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移植术等。参与《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一书的编著,参与的“眼表重建手术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曾获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一带一路”屈光创新高峰论坛的飞秒激光治疗近视的手术直播,与台湾和国内屈光手术大师同台竞技。
专家介绍
洪艳(近视防控近视防控专委会省级专家)
副主任医师
擅长:角膜及眼表疾病.青光眼.白内障.角膜塑形镜验配.YAG及眼底病激光。辽宁省中华医学会外伤组委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医院眼科研究所远程会诊中心专家库成员。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余年,医院眼科的创始人。在辽北地区率先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各种抗青光眼手术,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创建了眼视光中心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俱乐部,应用角膜塑形镜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度数的加深,应用多波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抗VEGF治疗眼底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医生介绍
严明伟(近视防控专委会成员)
主治医师
擅长:飞秒激光近视手术、眼屈光、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及眼科常见病的诊治。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十年,对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小儿眼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及各种眼科常见病的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