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0.5听说过吗?回复“热文”,了解藏匿家中比PM2.5更“毒”的隐患
妈咪Jane微视角据统计,学龄前幼儿视力不良的比率为10%,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近视比率为20%。近视提前,不再是青少年的"专利"疾病了。幼儿近视不仅影响外表和自信,还可能会影响参加各类户外活动,久而久之对性格造不良影响。俗话说,3岁“看”到老,这个“看”字也关乎视力健康和发展。
13岁“看”到老,近视对孩子危害大从宝宝出生开始一直到6岁,是视力发育的黄金时期。其中,眼睛发育的关键期是3岁以前,敏感期是9岁以前:
⊙0~3岁:宝宝刚出生时对光线就会有反应,但眼睛发育并不完全,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在外界刺激下,孩子才慢慢发育出各种视觉机能。到3岁时,视觉标准能达到0.6,视觉较为敏锐,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4~6岁:孩子视力已逐渐成熟,视力的清晰度增加,6岁时能达到1.0,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准。⊙7~9岁:进入成人的视觉。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如果在视力发育的关键期没有保护好孩子的视力,孩子早早戴上了眼镜,无论从生理和心理来说,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危害:
1.孩子越小,患上高度近视的概率及眼底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相比,孩子患上近视的危害更大。一般来说,人的眼睛到18岁左右成型,三四岁的孩子患上近视要发展14、15年,由于孩子身体各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过早患上近视很容易引起弱视、高度近视及眼部其他并发症。2.戴眼镜使孩子缺少自信,容易害羞,与他人沟通不良。孩子眼睛看不清,活动范围少,而戴眼镜影响美观,比较敏感的孩子心理也会蒙上阴影。3.孩子的空闲时间由电子产品来代劳,必将使孩子与父母的心灵之间产生隔膜。电子产品所夹带的信息杂乱,孩子分辨能力欠缺,在电子产品上浸泡越久,他们的性格形成与知识结构就越受电子产品影响,家长无暇也无力去了解。久而久之,亲子之情也变得淡漠。
2孩子视力异常的6大征兆通常儿童视力疾病最好的治愈期是在6岁之前。如果视力疾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治愈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孩子视力异常,会有一些明显的征兆。家长要主动询问孩子,并从一些细节上观察,发现异医院检查。
1.看电视、电脑、书的距离会不自主地靠得很近。
2.经常眯着眼睛看,或对视觉活动特别不感兴趣。
3.看东西总是歪着一侧头去看。
4.有揉眼睛和皱眉的习惯。
5.常抱怨看不清楚,很容易撞倒东西。
6.另外,孩子经常头疼也是眼部疾病的信号之一。
因为视觉中枢在人的大脑皮层上,如果人们出现散光、用眼过度,很可能出现头疼症状。
34大护眼行动保护孩子视力孩子的视力问题有少数是天生的,大多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1.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造成视疲劳。2.外出活动少,集中用眼于近距离区域(例如阅读、写字等)。3.不良生活习惯造成。
为保护好孩子明亮、清澈的眼睛,家长应立即开展护眼行动,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1.从小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期近距离用眼。⊙看书时,书本跟眼睛保持30厘米左右。⊙不要趴在桌子上或者躺着看,不要走路看书。⊙采用合适的自然光作为阅读光源,用灯光照明时尽量使用可调节亮度、灯光比较柔和的台灯。教育孩子不在光线暗淡的地方或强光下读写。⊙提醒孩子端正读写姿势,用眼30分钟左右(不要超过1小时)就要休息放松一会儿。2.减少孩子看电视和玩电子产品的频率。不要过早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约束孩子看电视、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时间,每次使用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一天1~2次为宜。然后去室外玩玩,向远处眺望,引导孩子努力辨认远处的一个目标,放松眼部肌肉。3.家长以身作则,以关爱与时间来填充孩子的世界。家长要注重平时多跟孩子交流和沟通,多带孩子参加有益健康的户外活动,让他们的生活丰富起来,春天去野外踏青,夏天去赏荷听雨,秋天去登高望远,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义工,这些都是保护视力、打开视界的亲情互动。4.每3~6个月带孩子做一次视力检查,发现问题尽早矫正。6岁以前是矫正视力的黄金时段。家长应多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