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斜视弱视
远视弱视
弱视专家
孩子弱视
弱视矫正
预防弱视

冯丹藜,关心所有孩子的眼睛善行者

请问白癜风的扩散怎样能控制住?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m/25220.html

李志升院长正在诊治患儿

冯丹藜(前排右一)和她救治的弱视患儿一起

冯丹藜,出生于北京,后移居香港。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侨联副主席、圣约翰爵士香港儿童弱视基金会会长,香港新青年出版社董事长。

  3月,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冯丹藜女士仍然在为她的提案奔走,她   没医院

  一个周六的早上,《生命时报》记者来到北京万寿路附近的北京医院,看到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早早来这里治疗,无论治疗室还是检查室都没有哭闹声。院长李志升教授走下楼,一个小男孩立刻上前抱住他的腿,笑着喊“爷爷!爷爷”。李院长微笑着摸着他的头,亲切地和他打招呼。男孩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5岁,是一名弱视患儿,在这里治疗6次了,视力由之前的0.3提高到0.8,全家人都特别高兴。尤其让家长欣慰的是,整个治疗没有丝毫痛苦,孩子来看病都是开开心心的。

  

  17年前,冯丹藜还没有走进医疗慈善事业,只是个兢兢业业的商人,打理着内地的地产和商城生意。年春节前,一场商城发生的火灾让她警醒,“赚钱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吗?为赚钱活得这么累是否值得?”认真思考过后,冯丹藜毅然卖掉内地所有产业,开始寻找新方向。

  

  年夏天,冯丹藜陪朋友带孩子到北京一家空军门诊部看眼病。在那里,她看到好多蒙着一只眼睛的孩子,头一次听说了“弱视”这个病。她得知,全中国大约有万患儿,相当于两个香港的人口。这家门诊部有一位名叫李志升的医生,他是我国飞行员视觉标准的制定者,从事儿童弱视研究30年,他发明的一项新技术能解决这个眼科难题。获此信息,冯丹藜十分兴奋。经过反复调研,在全国妇联的支持下,她斥资于年建立了全国第一家致力于儿医院——北京医院。此后,武汉、乌鲁木齐、西宁、广州、济南、沈阳、成都等7个城市先后医院,年门诊量超过1.2万人。从此,很多孩子的人生得以改写。

  北京医院以治疗儿童斜视、弱视和近视为特色。医学界有句玩笑话:“金眼科,银外科,谁也不去小儿科”,意思是说,眼科是最挣钱的科室,儿科最不好干。而在这医院,一没有药房,二没有手术室,注定不医院。

  暗室里摆着世界独一无二的设备

  弱视,被称为儿童视力的头号杀手,在儿童群体的患病率为3%~6%,一直是眼科界的难题。它是孩子视觉发育障碍造成的视力不良,即使佩戴眼镜也达不到正常标准(0.9)。弱视患儿的视细胞和视觉传导通路长期得不到刺激,会不断衰退;若得不到有效治疗,视力会永久低下,并且没有立体视觉,严重妨碍患儿的学习生活,影响孩子一生的前途、命运和生活质量。多年来,全世界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医院采用李志升教授研制的“自动变频激光弱视治疗仪”,却让很多孩子摘掉了厚重的小眼镜,看到了清晰、美丽的世界。

  《生命时报》记者走进弱视治疗室,在黑暗的环境中,多名儿童靠墙端坐一排,每个孩子对面约2米开外的地方,有个仪器发出闪烁的红光。孩子的一只眼睛盯着红光,另一只眼被遮蔽。李院长介绍说,红色是眼睛最敏感的颜色,用适当波长和频率的红光刺激患眼,有助于重建整个视觉通路,从而治愈弱视。每次治疗,患眼照4分钟,10次为一小疗程,4个小疗程为一大疗程,中间需要复查并进行个性化的调整。目前,国内外有11万名弱视患儿接受了此治疗,治愈率达到96%,有效率为99.8%。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没有任何痛苦。这项技术获得了多项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专利,并且受到美国、欧盟、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年,美国知名儿童眼科专家、贝勒医学院大卫·K·瓦里斯教授来到北京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对这项治疗的治愈率感到非常惊讶,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能推广到欧美。

  “原来米饭是一粒一粒的”

  有个湖北的15岁女孩,人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学校查视力,竟然发现一个眼睛严重弱视,视力只有0.01。一家人顿时崩溃了,医院也无效果,女孩天天以泪洗面。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说了医院,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过来求助。一个疗程过后,女孩的视力竟然从0.01恢复到了1.0。后来,她考上了暨南大学,还在学校的选美比赛中获了奖,当上了兼职模特、考取了会计证。

  

  冯丹藜说:“我也是做母亲的,见不得那些孩子受苦。”有的孩子因为复视,分不清米饭和馒头,直到眼睛治好了,才知道,“原来米饭是一粒一粒的”。还有的孩子因为视力差,经常打翻东西,或者走路老摔跤,被家长认为淘气或愚笨,不但常被责骂,还受到其他孩子的欺凌,性格变得暴躁易怒或自闭自卑。

  

  几年前,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小男孩来看病。医生拿着一支笔,问男孩看到几支,男孩回答说“两支”,站在一旁的母亲“啪”地扇了孩子一个耳光:“你又胡说!”男孩没哭,还一脸不在乎,因为他为此已挨过无数打了。这时,医生责问这对父母:“你为何打孩子啊?你们的孩子确实看到的是双影。”听到医生的话,打孩子的妈妈一屁股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哎呀!这么多年我们错怪孩子了,孩子受委屈了。”后来,医院的精心治疗,男孩的视力有了明显改善。医院前,一家人“扑通”一声跪在冯丹藜面前,医院救了孩子。每每回想起这些,冯丹藜都觉得,自己这条路选对了,再苦再累也值。

  

  医院,冯丹藜特别爱听孩子们的吵闹声,“每个初次来看病的孩子都很老实,一脸不开心;治疗几次后,他们就开始上蹿下跳,楼梯扶手上的小装饰好多都被抠掉了。我却特别高兴,因为我知道,他们能看清这个世界了!”

  帮助别人是天大的福报

  40多年前的一天,香港街头正为非洲难民举行募捐,正在逛街的一对夫妻当时就把身上所有的钱掏出来放进筹款箱,不留名字就离开了。这对夫妇告诉身边的女儿:“我们生活得很好,可是世界上很多人还在受苦,我们应该惜福、感恩,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几十年后,这个名叫冯丹藜的女孩长大了,她深深记得父母的一言一行,也继续践行着这一慈善理念。

  

  我国青少年视力不良率居世界第二,人数居世界之首,且呈上升之势。冯丹藜意识到,要想扭转这一局面,医院是不够的,必须提高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她利用自己在香港的人脉,把很多影视明星,如成龙、甄子丹等请来内地,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眼科常识,才能尽早发现孩子眼睛的异常,及早干预。以弱视为例,治疗的最佳年龄是12岁前,如果发现得晚,治疗难度就会加大,疗效也会降低。”冯丹藜说。

  

  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后,冯丹藜每年的提案都包含   

  面对无数感激的泪水,冯丹藜却认为,自己才是最幸运的人。“每次走进那些贫困家庭,他们清澈的目光我简直都无法直视,我觉得自己做得微不足道。我生活得很幸福,又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这是天大的福报。”▲

感谢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roulz.com/hzrs/118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