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远视储备?我的孩子远视储备是否充足?多少的远视是正常的呢?随着近视人群的高发,远视储备这一名词也逐渐被广大家长熟知,但家长们对儿童远视储备这一块的知识还有很多疑问,今天小编在这里对此做一个充分的解答。
什么是远视储备?
远视储备和预防近视有何关系?
结论:每个孩子都有远视储备,过早用完就容易近视。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视力较弱,其眼轴较短,且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孩子到了3至4岁的时候,双眼会伴随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随着生长发育,眼球的前后直径相应延长,即眼轴不断增长,视力逐渐趋于正常。孩子长到7-8岁的时候,眼球的大小基本定型了,眼轴的大小已接近了成人水平,这时候这种生理性的远视就基本消失了,这一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过程”。
眼球随年龄的变化情况
年龄远视度数眼轴长度3~6+~+75度8.7~22.5mm7~9+50~+00度20.3~22mm0~2+00~+75度22~22.6mm2~80~+75度22.4~24.3mm通常,7-8岁以后,如果儿童眼轴发育正常,孩子则会保持正视的屈光状态。
然而,由于青少年儿童眼肌调节能力强,眼球发育快,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有些孩子因为过度用眼等不良的用眼习惯,非常容易导致眼轴继续过快增长,远视储备下降,达不到正常年龄该有的远视储备,这就是眼睛发出的一个信号:眼睛正在往近视方向发展。
所以,远视储备就像一个“银行”,储备的远视度数就是“银行”里的存款,如果视力资源消耗的越早越快,孩子患近视的时间越早、度数越高。
举个例子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你给TA存有一笔储蓄款,等到孩子8岁时,应该还剩50元,但是由于过度花费,现在只有50元了,可想而知TA后期的生活必然捉襟见肘。
有研究指出,6~4岁发生近视的儿童屈光度及眼轴年增长值在近视发病前4年已高于保持正视者,且逐年升高。在发病前年时增长值最大为-0.8D和0.23mm,发病后稍降。所以莫要等到孩子真的近视了再后悔莫及,早发现,早预防,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远视储备不足怎么办?
增加户外运动时间户外运动是避免远视储备过度消耗的最佳途径,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产生。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因此,想预防近视,应该每天在阳光下进行充足的户外运动,至少活动2小时,3小时更佳。2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房间应选择采光良好、光线充足为宜;读书写字时,注意正确的姿势;不要长时间用眼,每隔40分钟左右休息至少0分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量远离IPDA、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3定期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家长应从孩子3-6岁开始,定期医院做~2次全面的视光检查,包括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弧度等,并建立屈光发育档案。通过发现潜在问题,及时进行用眼指导。湖滨分院低视力治疗中心是集低视力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为一体,现拥有眼科显微镜裂隙灯,非接触眼压计,眼底检影镜,三棱镜、验光仪、屈光筛查仪、视功能筛查仪等以及用于低视力康复训练的闪烁增视仪、同视机、4D数字化训练系统、低频电子治疗仪等设备,科室开展至今低视力训练上百余人且效果显著,参加3-6岁儿童视力免费筛查约上千余人,走进校园为中小学生宣传视力预防保健内容0余次。
我弱视门诊采用先进的训练设备、具有形式多样化、训练情趣化、治疗个性化等优势,工作人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讲述过程与目的,取得孩子及家长的理解与认同,并对不同阶段的孩子进行不同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