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寒假临近,受疫情影响,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可能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相对增加,近视防控面临新的压力。近期,教育部发布10条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要诀,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在寒假期间合理用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眼鼻口手要管住严防病毒来侵入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侵入,出门要戴好口罩,尤其要注意手、口卫生,坚持“7步洗手法”,尽量不揉眼睛。
解读:我们的手每天都暴露在外,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上,难免沾染细菌。在没有仔细清洁的情况下,用手揉眼睛,就可能造成感染,引发炎症,导致眼睛红肿、疼痛。此外,如果有异物进入眼睛,用手揉搓还可能导致角膜划伤,影响视力。
02体育锻炼要保证沐浴阳光不耽误疫情低风险地区,坚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尽量做到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以上,幼儿每天3小时以上。即使居家隔离,也要通过阳台、窗边、庭院等尽量多接触阳光。
解读:大量研究表明,适度的阳光刺激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发育和近视控制。因此,眼科医生建议,儿童青少年应积极参与阳光下的户外活动。
03读写姿势要正确一尺一拳加一寸阅读书写时桌椅高度要合适,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不要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学习。
解读:过度的近距离用眼是造成近视发生和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能够避免眼睛离书本过近,减少疲劳。除了保持正确的阅读距离外,控制阅读时间也很重要。
04纸质读物要选好字体大小要适当纸质阅读材料的字体不宜过小,材质尽量不要有反光,保证阅读舒适。
解读:字体过小、光线不足、印刷不清都会加重学生阅读时的用眼负担,加速视觉疲劳。如果不注意休息,将加速近视的发展。所以,建议家长购买印刷质量好的书籍。
05纸采光照明要注意台灯位置须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