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眼部无器质性病变,远视力小于等于0.9且不能矫正者均称为弱视。
通俗地说,就是孩子的双眼外观并无明显异常,只是视功能发育不良,眼科检查常有屈光不正,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仍低于0.9,这样的眼睛称为弱视。比如:一只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异常的手,五指均存在,骨头也完好,但不能活动以及弯曲,即为无正常功能,称之为无器质性病变。
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患,年龄越小,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治愈的最佳年龄在12岁之前,成年后则基本治愈无望。
弱视是儿童最为常见的病例,Nelson(年)[1]的统计,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弱视的发病率约为1.3%-3%,我国弱视发生率为2.86%[2],根据国际弱视发病率3%的统计,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统计资料目前中国弱视儿童数量已达万。
弱视的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孩子,他们的举止行为都让正常人感觉较为异常,因为他们的眼睛外观并无明显异常,所以常常被误认为近视。
a、眼位异常(如对眼等) b、行动异常(如经常摔跤、看东西向前倾等)
c、眼球震颤 d、看东西眯眼 e、姿势偏斜等
如何发现孩子弱视?
(1)家长要密切观察幼儿有无眼位异常(如对眼等)、行动异常(如经常摔跤、看东西向前倾等)、眼球震颤、看东西眯眼、姿势偏斜等,如有上述情况,医院的眼科,以便保证详细检查,必要时要散瞳检查屈光等情况,这样绝大多数弱视儿童是可以早期发现的。
(2)要定期为婴幼儿检查视力,一般要3—6个月检查一次。对有弱视、斜视及屈光不正家族史的婴幼儿,更要早期检查。
正常儿童的视力标准
2-3岁:0.6-0.8, 3-5岁:0.9以上, 5岁以上:1.0以上
视光中心视功能检测和眼科常规检查是发现儿童弱视或斜视的重要途径,早期视功能检查可在出生后数月内进行;2—3岁时可采用图形视力表检测;4—5岁以上时,大多数儿童可使用“E”字型视力表检查。只有早期发现才能及早治疗。
弱视的分类:
弱视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幼儿视功能发育的眼病。弱视最大的危害就是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即双眼不能同时使用,或双眼无合作功能,医学上称为立体盲。立体盲就是不能看清物体的距离及高低,不能判断自己在空间的位置,影响以后的职业选择。
弱视眼最大的危害是:由于患弱视的眼视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远视力低于0.8,如不及时治疗,患眼的视力会永久低下。弱视不但视力差,同时也没有立体视觉,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正常空间,不但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也无法体验感受到大自然美丽的风光。所以患弱视如不及时治愈,将严重影响到一生的前途、命运和生活质量。
a、无同视、融合力和立体视三级视觉功能。他们对于眼睛中看到的事物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力,不能正确判断事物的远近距离,生活在三维的世界里却只能看到二维的画面,而且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是模糊或者重影的,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例:丁浩天从小看到的世界就是重影存在的,在他的眼里,有两个妈妈、两个球、两只猫……每次拿东西时都会因为拿到重影的那部分而落空,因此总被家人打,而他却从不敢解释自己看到的所有事物都是两个!直到他11岁时被诊断出弱视之后,家人才明白儿子的委屈。
b、影响学习、择业与生活。弱视导致双眼无法形成立体视。由于大脑只能得到单侧健康眼输入的视觉信号,大脑无法形成立体的像,将导致患者没有立体觉想象能力。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写字总是出格……因此,即便是患有轻度弱视的儿童长大后也必然学不好立体几何,也不能选择如建筑、工程设计、医学、机械、美工等专业。
例:出生在贫困山区的弱视儿童刘少波,因为弱视,连种田这种最基本维持生活的技能都做不好,因为在他的眼里稻田里的水稻都是集中在一个平面上,他不能将水稻按照行列插进田里……
c、受到社会歧视。因为看不清楚事物,学习不好,走路老摔跤,他们常常被别的孩子耻笑。他们没有朋友,甚至家人、老师都不理解他们。长久下去,一直成长在被嘲笑的阴影里,让他们形成了严重的自闭心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学习与生活。
所以弱视如不及时治愈,将严重影响到一生的前途、命运和生活质量,很多弱视儿童有的因此辍学,有的丧失了生活能力。如果万的弱视儿童都不能治愈,那么影响的不仅是万的儿童,还有万的家庭,甚至影响到后代,从而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人口素质。
弱视是如何形成的?眼睛是光的感觉器官。就像是一台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是镜头,能够聚焦成像,眼内的视网膜相当于胶卷底片,能接受物像,外界的景物发出的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等聚焦后投影到视网膜上显出景物的影像。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将影像变成讯息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再经过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产生视觉,使我们看清了景物。如果以上任何一部分出现了故障,就会影响我们的视力。视力是一种发育性的感知功能,是在出生后通过适当的视觉刺激后逐步发育正常。如果在视觉发育过程中,由于斜视、远视、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存在及先天性白内障等因素,无法使视觉细胞获得充分的刺激,使视觉通路发育受到影响,即可发生为弱视。因此,当一眼视力(包括配戴矫正镜后视力)达不到正常标准(0.9)时,又没有找到任何足以解释视力下降的器质性病变,即为弱视。弱视可为单眼,也可为双眼。
目前弱视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中枢发生说和外周发生说两种不同观点。中枢发生说认为:弱视的受损部位在大脑视皮层。视皮层中对双眼传入冲动发生反应的细胞减少(双眼驱动细胞),导致了两眼视通路传入冲动间互相作用消失,或者为视系统发生费用影响的结果。外周发生说认为:弱视的受损部位在视网膜。由于弱视眼生理性刺激不足,使视网膜中心凹处的X型神经节细胞发生异常,外侧膝状体相应部位和与之相互联系的视神经传导路发生传导障碍,导致视功能低下,空间分辨能力差或降低,从而形成了弱视。现代研究证明,X型神经节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心凹部位,它有精细的空间频率分辨力,是中心视力的保证。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如有斜视、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等,均可导致生理性视刺激不足,从而使X型神经节细胞发生障碍,这对弱视的产生和发育起到重要作用。
孩子在生活中患上了先天性弱视,作为家长是有责任,很多的家长都会带孩子去做检查,选择治疗方式,都想要治疗好先天性弱视,但是先天性弱视治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先天性弱视能治好吗?
眼科专家表示,先天性弱视一定要趁早治疗,否则,很可能会遗憾终身。弱视治疗的关键在于年龄,一般6岁以前治疗效果最好,如果超过10-12周岁以上,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专家表示:“很多家长的错误观点,造成孩子错过最佳治愈时间,有些家长认为弱视可以等孩子成年通过手术治愈的观点,是对儿童弱视治疗非常有害的。”
专家指出,弱视,是由于远视、近视、散光、斜视等引起,或是在视觉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的婴幼儿期,发生上睑下垂、角膜混浊、白内障等屈光间质混浊或不适当的遮盖一只眼,致使该眼失去或减少了光刺激而引起视觉细胞发育障碍;还有另一种原因是眼部外伤未能治愈所致的视力损害。
治疗弱视,只能通过在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加强弱视眼的训练。手术是无法治疗的。首先要验光也检查眼底情况,锻炼弱视眼的视物能力。此外,在戴眼镜的基础上还要增加一些特殊的视觉功能训练来加快眼睛视力恢复的速度。
弱视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时期是视觉的发育关键时期,儿童时期发生的这些眼病对儿童视力发育危害极大,许多眼部疾病如果不能在儿童时期治愈,将造成眼睛的终生残疾。
先天性弱视能治好吗?弱视能否治愈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年龄越小,疗效越高。3岁以内的孩子治疗后几乎均可痊愈。但是如果孩子到了学龄期再治,效果就差多了。如果很早发现弱视,可以试遮挡健眼,强迫用弱视眼,以刺激其中枢的恢复。
当然也需确定有无屈光不正,加以控制。再经眼肌训练,以恢复其双眼单视,使之有立体感。所有一切检查、治疗都应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最重要的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应根据弱视的性质及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当的训练方法,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先天性弱视的时候,是一定要及早的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