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叙述了1例斜视+难治性弱视的视觉治疗历程,详细记载了医师们的训练思路以及走过的一系列弯路,也粗略记录了视觉训练的训练机理和观察要点。
总结治疗思路如下:
1.鼻侧遮盖+周边视野训练,能够控制双眼眼位;
2.MIT2+眼控训练系统,能够有效改变旁中心注视,并唤醒弱视眼;
3.运动+空间感训练(周边视野相关),能促进融合,消除复视;
4.脱抑制训练可以融入眼球运动、调节、聚散的视觉训练中;
5.弱视眼矫正视力的提高,尽在期待中。
“你担心什么,什么就会发生。”这条墨菲定律出现在我们对枫儿的治疗上。
(一)存在的治疗难题虽然枫儿的眼位暂时正常了,但对于我们来说,非常明白治疗中存在很多困难。视光师每次面对枫儿和她父母时都有点忐忑和无奈,因为治疗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因为太多的视觉训练项目都无法开展:1.调节功能的所有训练都不能开展,例如反转拍,左眼哪个镜片都看不清;2.集合功能的所有训练都不能进行,例如聚散球永远只能看见一根线上3个球,怎么引导都没有奇迹发生;3.弱视眼的视力岿然不动没有任何提高的迹象。
眼位正常的时候,我们想帮助她建立粗略的周边立体视。用VTS4中的狗环图刺激,枫儿有时候能感受到环出现前后移动(周边立体视的正确反馈),而不是左右移动。但这个孩子太乖巧了,太聪明了,我们总担心她是猜出了“正确答案”来安慰我们。我们还担心眼位会再次出现偏斜。
(二)斜视再次出现担心的事情总会发生的。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医疗秩序全部打乱,门诊部被迫关停一个多月,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受到严重干扰。我再次见到枫儿时,已经是年的5月,那天她戴着鼻侧遮盖的眼镜,左眼却明显外斜,和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没有区别。我问枫儿爸爸,在家是否治疗了?答案是没有。是否运动了?没有。
这次的门诊结果虽然在意料之中,但实在令我们难过。深入思考后,我得出两个结论:
1.之前的治疗过程百分百是有欠缺的,不能任由着弱视眼一直弱视!但如何能够让它不弱视,是否还有其它原因?
2.没有立体视觉的双眼视是脆弱的,不足以维持眼位的长久正常!!!
我再次向枫儿父母提出斜视手术的建议,他们还是不愿意接受。我有些小沮丧,枫儿爸妈也一样。疫情防控还在继续,枫儿来门诊部训练的次数也不多,家庭训练也不敢催促。我和视光师们一样,也有点忐忑不安,等着时间来疗愈沮丧,也耗着时间思考下一步如何办?
(三)如何“唤醒”弱视眼?既然没有立体视觉的双眼视不能维持眼位正常,那么就必须让弱视眼不再偷懒,如何唤醒这只弱视眼呢?
我的思路是:
1.“模糊感知”,只有感受到模糊,才能有意识将模糊变成清晰;
2.感受远近物体的大小,刺激使用调节;
3.对比双眼,让正常的右眼感受远近变化,感受正负镜带来的大小模糊变化,期待右眼起表率作用带动左眼弱视眼。
我们都非常佩服枫儿父母的毅力和枫儿的乖巧依从。年下半年,枫儿的眼位又逐渐趋于正位了,她慢慢恢复了不定期的门诊部训练。视光师不厌其烦地动用门诊部所有视觉训练设备和方法,一遍遍地尝试调动弱视眼的积极性,让人失望透顶的是——统统无效!所有的调节感知方法和调节训练方法都一一试过,无效!!
难道是非黄斑中心注视?一般间歇性外斜视具备两套视网膜对应系统,一套正常视网膜对应用于正位,另一套异常视网膜对应用于外斜位。我天真地认为眼位正常时会开启正常视网膜对应(黄斑中心凹注视)。我们用直接眼底镜查了枫儿注视性质:旁中心注视;左眼抑制,无复视。Dr.Robert说视觉治疗改变斜视,可以先不在乎是否旁中心注视。没错,达到改善眼位的目的,可以不在乎是否旁中心注视,但维持眼位,治疗弱视,必须在乎旁中心注视。
年3月4日戴眼镜+鼻侧遮盖
(四)光刷联合后像转换视网膜注视性质MIT2(黄斑完整性测试/训练仪)是一款训练黄斑注视的仪器。其原理就是由于蓝光偏振的原因,让黄斑注视的部位出现旋转的光刷,可以直观的让患者知道自己的黄斑注视的位置,并且知道是否稳定持久。MIT2设备中有个手电筒可以做后像(电筒中央有个直径5mm的大黑斑)。
我们用MIT2检查枫儿的注视性质。首先我们遮盖枫儿的右眼,让她在距离MITcm时,左眼注视MIT2中央的小黑点,光刷位于黑点左侧12mm的位置,再让她注视小黑点右侧12mm的指示棒,光刷会位于小黑点上,证实枫儿左眼是黄斑中心凹颞侧(旁中心)注视。
然后我们将后像(电筒)放置于40cm距离,让枫儿注视位于电筒中心右侧12mm处的指示棒,此时黄斑中心将注视电筒的正中心(此处是5mm的大黑斑)。注视明亮的后像电筒30秒,此时黄斑中心凹被大黑斑遮挡未被照射,而旁中心注视位点被明亮的电筒光“洗白”了。30秒后,枫儿左眼前仅中心5mm直径的范围可见,周围都是白晃晃的“后像”,旁中心注视点不能看见。这时候左眼去看MIT2的小黑点,光刷会位于黑点上,保持稳定注视。如果让枫儿用指示棒去指小黑点,光刷又会跳到黑点左侧12mm处,说明手的本体感觉是和旁中心注视建立了对应链接,训练后期得松绑这个对应,再建立手本体感觉和黄斑中心凹注视的对应。
接着,我们尝试让枫儿将自己手上的指示棒先置于MIT2的中心黑点上,训练师再引导枫儿将光刷后像固定在MIT2的中心黑点上,让手的本体感觉位置与黄斑中心凹注视点重合。
训练的过程还算顺利。寒假期间,枫儿每天会来门诊部进行MIT2训练。我认为的这个难点她很快就过去了,在MIT2上,手眼协调似乎已经成功了,要达到稳定的和谐需要长期反复地训练。
寒假结束,枫儿已经可以左眼将“小飞机”光刷固定在小黑点周围,还能同时用指示棒指着小黑点,并能将视线在不同的黑点或字母间换动。这说明,枫儿已经开始用黄斑中心凹注视了。大家都很开心,因为她已经在努力地使用左眼啦。
我们等到了疫情结束,等到了枫儿继续来门诊部训练,等到了弱视眼觉醒,可这其中的曲折艰辛也只有枫儿父母和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就像张靓颖的歌词里写的“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有放弃,幸福来得好不容易……”
未完待续,敬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