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本文将通过四部分向大家科普弱视相关知识:
1.什么是弱视?
2.弱视是如何形成的?
3.弱视的危害。
4.弱视如何治疗?
一什么是弱视?弱视的定义官方定义:弱视是指在眼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双眼或单眼矫正视力仍然无法达到该年龄段应有视力的正常值,或者双眼矫正视力差距两行及以上。大白话:弱视眼睛本身的眼部结构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佩戴了矫正眼镜后双眼视力仍然比同年龄段的儿童视力低,或者双眼的戴镜视力相差大于等于两行。眼睛还是正经眼睛
但是戴镜矫正后依然看不清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龄为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弱视和近视有什么区别?近视的人戴上矫正眼镜以后,戴镜视力就能达到自身年龄段的最佳视力,但是弱视戴上了眼镜还是看不清,戴镜视力依然低。(近视戴镜后)
(弱视戴镜后)
弱视分为哪几类?1.斜视性弱视: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2.屈光参差性弱:两眼屈光度数相差过大。3.屈光不正性弱视:中高度远视、中高度散光、高度近视、4.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弱视有何症状表现?(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要注意啦!)
1.眼部正常情况下,视力下降,尤其矫正后的戴镜视力。(又看不清了,得重新配眼镜了。)2.看东西常歪头眯眼。(歪头杀)3.立体感知差,无法看3D电影,害怕下楼梯等。(摸摸小海豚)4.畏光。(妖精!快给老孙现形!)
5.反馈阅读时,画面拥挤。(文字拥挤画面模拟)
二弱视是如何形成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看清这个美丽的世界:当我们在“看”物体的时候,实际上看到的是物体上的反射光线(难理解的话,想象一下晚上关了灯,是不是两眼一抹黑啥也看不见了。)。1.物体的反射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类似于照相机镜头),折射对焦到视网膜(类似于照相机底片)上;2.光线对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精准的刺激;3.感光细胞把这些刺激翻译成信号,传输到我们的大脑;4.大脑再将信号翻译成图像;(示意图)
弱视成因:某种原因导致光线未能对焦在视网膜上→光线未对感光细胞产生精准刺激→信号翻译失败→无法清晰成像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般,感光细胞得不到刺激,它们的信号识别能力、传输能力、连带的大脑信号翻译能力皆无法得到锻炼,各项功能都停留在一个初始阶段,没有随着成长发育而提升,使患者视力逐渐落后于该年龄段应有视力的正常值。人的视觉发育在生长过程中是在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视力在出生后几个月开始逐渐增进,要到七、八岁左右才基本发育完全。弱视患者视觉系统发育不完全,各项能力低下,无法承担各个环节的视觉工作,最终导致视力低下,并且不光裸眼视力低,戴镜视力也低。三弱视的危害1.视力低下,生活不便。(世界充满朦胧美)
2.易导致斜视。(斜视示意图)
3.开车驾驶、职业选择受限。
双眼弱视的病人啥车都开不了,单眼弱视的病人最多只能开小型车辆。职业飞行员之类的肯定不可能了。(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
4.由于学校学习、社会生活中受到歧视而产生自卑、逃避、自暴自弃等负面心理。(我们不一样~)5.容易出现视疲劳,工作学习效率低下。
(妈,我困了)
6.立体视觉不好,容易摔跤磕碰,甚至成为立体盲。
(1.2.3!bang~)四弱视如何治疗?弱视治疗应该秉承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在发现孩子出现相应症状时,医院眼科就医。常规的弱视治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验光配镜
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是最为常见的弱视类型。对于此类患儿,精确的验光和配镜成了弱视治疗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只有验光验准了,眼镜配合适了,光线才能重新通过镜片对焦到视网膜上形成精准的刺激。儿童青医院眼科进行散瞳验光,根据配镜处方,验配合适的眼镜。家长不要听信市场上一些“戴眼镜不好”“摘镜训练”“通过吃药等祖传秘方摘掉眼镜”的虚假宣传,那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时间、金钱的浪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适的矫正眼镜是我们弱视治疗成功路上的一大法器,决不可忽视。另一部分斜视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先对病因进行去除治疗,一般以手术形式为主。但是,这些病人中,往往很大一部分也同时存在屈光不正的问题,所以就算手术以后,绝大部分孩子还是要验光配镜。2.遮盖
通过配镜矫正,光线对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了精准的刺激。但是有时双眼的弱视程度不一样,或者只是单眼存在弱视,那么两只眼睛传导的视觉信号就会相差很多。大脑为更舒服的处理视觉信息,对差眼进行了主动抑制。为了打破这种主动抑制,需要对好眼进行遮盖处理,强迫大脑使用差眼,使差眼的视觉系统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双眼平衡。遮盖的时间与频率一定要遵医嘱。3.视觉训练
除了弱视眼矫正视力的提升,我们还需要让双眼学会协同工作,让患者拥有好的视功能。良好的视功能可以让生活更加便捷,更好的感知世界。
常见的视功能有调节、融像、立体视、眼球运动、手眼协调等等。例如一些孩子会出现看书漏字跳行的现象,很可能是由于孩子没有流畅的眼球运动;打球老是接不到球,容易被砸到,可能是由于调节功能不好或是视觉空间定位不好等视功能问题。视功能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视觉训练,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在各个不同阶段制定相匹配的训练方案。目前视觉训练以到店训练与家庭训练两种为主。除了借助如聚散球、反转拍等小工具进行的传统训练以及一些专用仪器设备的仪器训练,更为便捷的线上训练也正逐步走入患者的生活。以科学精确的数据,有趣新奇的训练设置为患者康复助力。(传统训练:反转拍)
(仪器训练:光栅训练)
(网络训练:视多星)
视觉训练除了应用于弱视训练也会应用于运动员的运动知觉训练以及部分脑损伤的康复训练。以上就是弱视的一些相关信息,希望能对想了解弱视知识的读者有所帮助,若还有弱视方面的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编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大家呼吁,如发现孩子出现弱视症状,一定不能忽视要早发现早治疗,医院遵医嘱,科学治疗。大多数家长很幸运拥有着健康的小孩,但是也希望这部分的家长朋友可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确引导自己的小孩正确看待弱视,并以身作则,不要歧视弱视小朋友,毕竟大家都是父母的天使小宝贝!
end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