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视力不太好,就是得了“近视”。
这是因为多年来防治近视的宣传几乎使近视人人皆知,但对视力低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弱视”的宣传和了解甚少。
有人根据字面意思猜测,弱视是否就是高度近视?
其实,弱视与近视根本不是一种病。近视是由于眼调节肌肉睫状肌过度紧张或遗传原因造成眼轴变长看远不清,但戴镜后矫正视力恢复正常的眼病;弱视是一种视觉发育期内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戴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的眼病。近视可以合并弱视,但比较少见;弱视的病因除了高度屈光不正(包括远视、散光和近视)外,更常见于斜视和屈光参差(两只眼睛度数差别大)。视力不好不一定是弱视,高度近视也不一定是弱视。
可以笼统地理解为相当一部分近视是用眼习惯不好造成的,而弱视是发育问题。
近视仅是视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视功能损害,视力可以矫正且不受年龄限制。弱视的危害性远大于近视,弱视儿童的视力不仅无法被矫正,而且色觉、形觉及立体视等功能均受损。
但弱视是可以治疗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恢复正常视力的可能性越大。希望各位家长一定要了解弱视和近视之间的不同,绝不可将二者混淆,否则很容易耽误弱视儿童的治疗,错过治疗儿童弱视的最佳时期,成为一辈子的遗憾。
今天,就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来上一堂关于弱视的科普课。什么是弱视?
弱视分为单眼弱视、双眼弱视。弱视的诊断标准一定是指最佳矫正视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戴镜视力。诊断标准根据年龄有所调整:
千万不要以0.8为标准一刀切,统统打上弱视的标签。临床上以单眼弱视常见。根据标准,下面这两位小朋友可确诊为单眼弱视。
弱视最常见的两大原因是斜视性和屈光性。
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只要一眼在正中,另一眼不在中央,就是斜视。其中,内斜视与弱视的关系最密切。内斜视就是俗称的“斗鸡眼”。
屈光性主要指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其中,屈光参差与弱视的关系最密切。“参差”的意思就是两眼度数差别大。
弱视的危害
弱视仍然是损害儿童及青少年单眼视力的最常见原因,走路容易摔跤、写字东倒西歪、阅读丢行缺字、看3D电影没感觉、打球经常接不住球等。如果在视觉发育关键期不治疗的话,长大后即使做激光手术也无法恢复正常视力,无法从事设计、测绘、驾驶等对视力有要求的工作,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工作及自信心都构成了严重的影响。
弱视的筛查
弱视发现越早、治疗越恰当,恢复视力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需要尽早筛查。
针对斜视性弱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手电筒照射双眼正中,如果一只眼睛的反光点在角膜中央,另一只不在中央,说明有斜视。根据反光点相对于角膜中央的位置,判断眼球偏斜的方向,诊断不同类型的斜视(内,外,上,下)。
针对屈光性弱视,可以借助于视力筛查仪或电脑验光仪进行初步筛查。弱视的治疗
孩子被诊断为弱视后,怎么治疗呢?
配戴眼镜是一切治疗的基础。戴上合适的眼镜,视网膜上的成像清晰了,其他治疗才能事半功倍。
戴了眼镜,一只眼的视力还是差,怎么办呢?
第一种常用方法是遮盖治疗,就是盖住好的眼睛,让弱视眼多看多看,不断刺激,唤醒弱视眼,重建弱视眼和大脑视觉中枢的联系。
小朋友一定要记住:不能偷看!不能偷看!不能偷看!“患儿坚持+家长配合监督”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遮盖时间不是越长越好,最新国际指南推荐每天遮盖2~6小时。真的不能坚持呀!好丑呀!
那么来试试第二种方法——双眼同治。大脑视觉中枢对弱视眼的抑制是弱视形成的重要机制,第二种方法就是基于这个原理,不用遮盖眼睛,戴着3D眼镜玩游戏,给予弱视眼以正常刺激,给予正常眼以弱刺激,通过类似脱抑制的方法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弱视是一种疾病,在视觉发育期内是可以治愈的,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发病原因、年龄及注视性质有关,5-6岁较佳,8岁以后较差。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对看不清楚的抱怨,不能武断为“近视”。我们的目标是使弱视无路可逃!
(本篇制图:肖允。盗用必究)
长按下方的寻常型白癜风治白癜风南京哪家医院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