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患病率约为儿童的1.3%~3%,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弱视的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3-7岁是治疗弱视的最好时机。
弱视的定义
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校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为弱视;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
年龄在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弱视儿童的表现:
弱视的分类:
1、斜视性弱视
斜视儿童患者,由于一眼视轴偏斜,同一物体的物像不能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影响黄斑中心注视,引起复视和视觉混淆,使患儿感到不适,脑皮层主动抑制由斜视眼输入的视觉冲动,该眼黄斑部功能长期被抑制,形成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
双眼远视性球镜屈光度数相差1.50DS,或柱镜屈光度数相差1.00DC,同一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物像清晰度不等,致使双眼物像不能融合,屈光度数较高眼形成的弱视
3、形觉剥夺性弱视
先天性或外伤性白内障、角膜混浊、完全性眼睑下垂、医源性眼睑缝合等均可引起弱视。因为以上原因,使进入眼球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产生视觉障碍,形成弱视。
4、屈光不正性弱视
多为双眼,有较高度的远视、近视、散光。由于度数较高,在发育期间未能矫正,使外界物象不能清晰聚焦在黄斑区中心凹,视觉细胞不能受到充分的刺激而引起弱视。
弱视的治疗原则
屈光矫正;遮盖疗法+弱视训练
弱视训练:增视训练+调节训练+脱抑制训练+双眼融像训练
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每个患儿的年龄、发病因素、眼位、视力、视功能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医院眼科自年12月新增视光门诊:视力矫正门诊。欢迎定期为孩子们检查视力及屈光状态。针对学龄前儿童:排除弱视可能,早发现早治疗;学龄期儿童:及时发现并治疗假性近视,减缓真性近视度数的进展,建立视力随访档案,为青少年儿童的视力健康保健护航。具体就诊信息如下:
挂号:总院视力矫正门诊
坐诊医生:闵祥荣主治医师
门诊时间:周一、周四至周六全天
就诊地点:总院眼科视光中心(办公楼南侧)
治疗范围:斜视、弱视、远视、近视、视疲劳等视光学疾病,以及各种眼表疾病的诊治
一院眼科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