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弱视或者近视的情况,弱视和近视都属于视力障碍,很多人分不清二者的区别,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方向性问题,延误病情,那么到底弱视和近视有什么区别呢?哪种更严重呢?
一、本质区别
近视的发生是因为眼调节肌肉睫状肌处在了过度紧张的环境下,或是因为遗传等原因导致的。近视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可以通过戴眼镜来进行矫正,情况严重的还需做进一步的治疗。
然而弱视却是后视功能发育迟缓、紊乱等原因影响才发生的,我国弱视的定义是指眼睛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低于1.0者。一般表现为斜视、高度屈光不正。弱是即使戴了眼镜,视力也无法恢复正常。
二、危害不同
对于儿童视力健康来说,弱视给孩子造成的伤害要比近视大的多。因为近视只是看远处的东西时会变得模糊,并不会对其它的视觉功能造成损害,而且近视的矫正是不受年龄限制的。然而对于有弱视情况的孩子来说,不仅视力低下,无法矫正,也不可能有双眼单视功能等,对于以后来说影响是很大的。无法考驾照,不能胜任测绘及精细性工作,所以及时治疗是必须的。
三、病因区别
1、小儿斜弱视的原因为:(1)斜视。斜视的病人为了避免斜视引的复视现象而抑制斜视眼,进而导致弱视。(2)高度屈光不正:如高度近视、远视与散光,因光线进入眼球后无法在视网膜上清晰地聚焦成像,造成不足够的视觉刺激因而造成了弱视。(3)两眼不等视:两眼度数相差二百度以上,双眼度数相差大,只用好眼看,另一眼则形成弱视眼。2、而近视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如:(1)遗传因素:研究认为高度近视眼的双亲家庭,下一代的发病率较高,近视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已被公认。(2)环境因素: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用眼的关系非常密切。
四、治疗方式不同
对于近视,框架眼镜是最简单有效的矫正方式,角膜塑形镜是最为有效的控制孩子近视发展的方式,成年后也可以通过激光近视手术摘镜,彻底告别近视。
弱视则不同,弱视最佳的治疗年龄是6岁以前,到9岁以后治疗效果大为减弱,12岁以后治愈的可能性很小。
家长如何分辨孩子是否存在弱视?
一、视力表检查法
一般的孩子尤其是上幼儿园的孩子,到3岁时经过简单的视力教认,多数都会认视力表,父母可以购买一张标准视力表,挂在家里光线充足的墙上,在5米远处让孩子识别。用这个方法检查最好不要低于4岁。
爱心提醒:检查时一定要分别遮眼检查,不可让孩子双眼同时看,防止单眼弱视被漏检,反复认真检查几次后,若发现一眼视力低于0.8,则需带孩子到专业眼科医疗机构作进一步确诊。
二、找异常行为
父母也可以用一些简易的方法寻找孩子患弱视的苗头,具体方法为:
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
观察孩子双眼、单眼注视时的情况,注意他看电视的时候是否喜欢凑得很近。
观察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比如是否喜欢抬头、低头看。
观察孩子看物体的时候,能否稳定地注视。如果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则有弱视的可能。
孩子走路常常跌倒,老拿不到东西,也可能是弱视影响到他抓不准物体的距离感。
三、遮盖试验法 对于不愿配合检查视力的孩子,可通过遮盖试验,来大致了解双眼视力情况,具体方法为:有意遮盖一只眼睛,让孩子单眼注视物体,若孩子表现很安静,而遮盖另一眼时,却撕抓遮盖物,那就提示未遮盖的一只眼视力很差,应尽早到专业眼科医疗机构检查。
弱视和近视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大家千万别将它们混淆。以免错误的认识,不能让疾病得到很好的治疗,对视力健康造成大的困扰,有什么问题还请及时的咨询眼科眼视光专家。
相关阅读
弱视真相!爸妈须警惕,别让弱视毁了孩子一生!
弱视治愈后就可以摘镜吗?
对孩子弱视的一点营养建议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