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无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这种视力低下的眼球称为弱视,双眼视力可相差2行以上。视觉发育期多由单眼斜视、先天性白内障、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等原因所致。弱视是儿童发育期常见的眼病,我国的发病率为2%-4%,是一种可治疗的视力缺陷病。弱视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弱视的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一般5岁前开始治疗效果最好。
按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斜视性弱视
由斜视引起的复视和视混淆,使病人感到极度不适,视皮质中枢主动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使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视。单眼性斜视形成弱视。
二、屈光不正性弱视
主要见于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或相近。一般认为远视5.00DS,散光2.00DC,近视10.00D会增加产生弱视的危险性。
三、屈光参差性弱视
两眼远视球镜相差1.5DS,柱镜相差1.0DC,近视6.0D致使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融合困难,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度数较高的一眼,日久形成弱视。
四、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幼儿期,尤其在生后头3个月,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或外伤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或遮盖一眼过久,妨碍外界物体对视觉的刺激,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形觉剥夺可形成严重弱视,其视力预后较斜视性或屈光参差性弱视更为严重。
(一)根据矫正屈光不正后的远视力分为:
重度弱视:≤0.1;
中度弱视:0.2-0.5;
轻度弱视:0.6-0.8。
(二)各阶段的儿童视力:
儿童的视力发育不是由异常到正常,而是由低常到正常。
(1)2-3个月:0.01-0.02
(2)4-5个月:0.02-0.05
(3)6-8个月:0.06-0.1
(4)9-12个月:0.1-0.15
(5)1岁:0.2-0.25
(6)2岁:0.5-0.6
(7)3岁:0.6-0.7
(8)4岁:0.8-1.0
(9)5岁以上:1.0以上
(三)症状:
看远看近都不清楚
(四)中医认识:
多属虚证。先天不足,肝肾亏损,肾精不足,目失所养;或后天喂养不当,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目失濡养,则视物不明。
(五)中成药治疗方法:
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养血滋阴
常用方药:四物五子丸
脾胃虚弱证:益气健脾
常用方药:参苓白术散
(六)按摩及梅花针常用穴位:
风池、太阳、攒竹、承泣、合谷、百会、睛明穴、鱼腰、翳明等
(七)耳穴贴豆:
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通过贴耳痘刺激眼、目1、目2、心、肝、脾、肾、神门等穴位,以调理脏腑,疏通经络。
视力发育在2岁以内为关键期,2~5岁为敏感期,6~12岁为可塑期,12岁以后不再发育。所以5岁以内是治疗弱视的最佳年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
张凤霞医师
张凤霞医师:年毕业于河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医院名中医工作室跟诊多位名老专家学习,积累了一定的临床治疗经验。临床擅长:使用针药结合、按摩、刺血、拔罐等方法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及各种骨关节疼痛;小儿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过敏性鼻炎;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如食积、呕吐、便秘、腹泻:亦利用耳穴、按摩、梅花针叩刺等手法治疗青少年近视,均有显著疗效。
近视门诊时间:
星期三晚(13:45-20:30)
星期五晚(13:45-20:30)
星期天上下午(7:30-17:00)
推荐阅读1、不孕妈妈手绘记录“国医宝贝是怎样炼成的?”
2、常用的四类眼药水,您用对了吗?
3、冬季养生,重在养肾
4、心情不畅就按这两穴
5、看“青筋”知健康
6、四联疗法治疗近视
7、近视眼该从什么时候开始预防
8、少年近视诊疗医生:孩子几岁看书才适宜
9、孩子拖延只是一个不良习惯吗?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